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有关视觉工作记忆的客体优势效应机制主要有强客体说、强捆绑说和弱捆绑说。其中DelVENNE和BRUYER[6]对这三种假说进行直接比较发现相对于强客体说和强捆绑说,弱捆绑说更具说服力,这是建立在对颜色.方向蘑菇的杆加框表示特征捆绑的消失这种预想假设基础上的。但是,当其杆加框的颜色-方向蘑菇符合特征捆绑的两个条件(即这些特征属于不同维度,并处于同一客体)时在这种蘑菇中的特征捆绑确实消失了吗?如果是,那么相对于强客体说和强捆绑说,弱捆绑说是否更具说服力?如果不是,那么在客体优势效应机制中到底哪一个假说最具说服力?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根据变化察觉范式设计两个实验,32名被试(16名男生,16名女性)参加了两实验。在实验1中,我们试图通过探讨特征捆绑是否存在来检验弱捆绑说的说服力。如果其结果并不支持相对于强客体说和强捆绑说弱捆绑说更具说服力,那么继续采用实验2来重新探讨客体优势效应机制。
实验1的结果发现被试在其杆加框的颜色.方向蘑菇中的敏感度A要显著大于颜色-颜色蘑菇,说明当对颜色.方向蘑菇的杆加框时存在特征捆绑,从而认为Delvenne和Bruyer[6]的结果并不能说明相对于强客体说和强捆绑说,弱捆绑说更具说服力。而实验2发现相同客体数量下特征捆绑的存在及其捆绑力度决定客体优势效应,该结果并不支持强客体说和弱捆绑说,但对强捆绑说进行了补充修正。这种客体优势效应机制不仅适用于客体不同部分特征,也适用于客体同一部分特征。
总之,当特征捆绑存在时客体优势效应产生了,而客体不同部分特征通过影响特征捆绑的捆绑力度间接影响客体优势效应,即特征捆绑的存在及其捆绑力度决定客体优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