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人参皂苷Rg3及其与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和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单药和联合作用于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移植瘤的效果,并探讨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中药与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方而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构建的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为观察对象,将60只己造模的裸鼠随机分成A、B、C、D、E、F、G、H共8组,A、C、D、H组各7只,B、E、F、G组各8只,分笼饲养。A组:人参皂苷Rg3组;B组:奥沙利铂组;C组:索拉非尼组;D组: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组;E组: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组;F组:奥沙利铂+索拉非尼组;G组: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索拉非尼组;H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肿瘤接种后第11天开始给药,药物用量用法分别为:人参皂苷Rg35mg/kg,qd,2w;奥沙利铂5mg/kg,q2d,2w;索拉非尼30mg/kg,qd,2w;其中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为腹腔注射,索拉非尼为灌胃。治疗期间每3天称重并观察裸鼠的-般情况。治疗2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并采用多种实验方法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细胞的影响:(1)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3)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对裸鼠肝移植瘤表达Survivin、Caspase-3、Bcl-2及Bax蛋白的影响;(4)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urvivin、Caspase-3、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Rg3单药组的抑瘤率为20.6%(P>0.05),其余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3分别与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两两联合后较人参皂苷Rg3单药组抑瘤作用明显增强(P<0.05)。根据Weeb系数计算方法,人参皂苷Rg3与索拉非尼或奥沙利铂联合用药表现为协同作用;索拉非尼与奥沙利铂联合用药表现为相加作用;三药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2)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细胞形态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移植瘤细胞均有较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其中三药的细胞凋亡形态更为显著;(3)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计算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对移植瘤细胞均有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以三药诱导凋亡效果更强(P<0.01)。两药联合组优于各单药组(P<0.01);三药联合组优于各单药组及两药组(P<0.01、P<0.05)。(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用药组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两药联合组Survivin的蛋白表达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除两药联合组D、E组外,其余各组Caspase-3、Bax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5)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ing)实验结果显示:相比生理盐水组,各组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值升高(P<0.05),Survivin及Bcl-2蛋白表达可见明显降低(P<0.05)。结论:(1)人参皂苷Rg3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有一定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但作用相对较弱,与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两两联合后抑瘤作用得到增强,三药联合后抑瘤作用更加明显,表现出了协同作用。(2)人参皂苷Rg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表达,下调Survivin、Bcl-2表达,以及上调Bax/Bcl-2比值而实现的,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本研究为中药与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肝癌提供了理论依据,亦为临床研究优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方案,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提供了相应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