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困难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救助项目。我国幅员辽阔,境内地貌多样,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每年受灾人口在2亿人以上,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亿元~2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9%左右。虽然我国的灾害救助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起来了,各级政府也积累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灾害管理和救助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将灾害救助纳入到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中,立法文件多数表现为零散的政策性规定和部门规章的形式。灾害管理和救助法制建设的落后严重影响一个国家救灾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影响救灾工作向国际合作方向发展。自然灾害救助主要分为灾时紧急救助和灾后重建救助,其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将这项社会救助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其开展由人的动员变为制度动员,摆脱人为因素和其他种种不确定因素,提高救灾效率。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化既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又符合当前将灾害救助以立法形式加以规定的国际通例。我国的救灾形式包括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灾民自救、国际援助以及救灾保险,其中,政府救助是最重要的救灾形式。深入细致的探讨政府救助法律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救灾权责和灾民的救助权利;在救灾物资管理运行制度中,将财政拨付、救灾捐款和巨灾保险有机结合;在整个救灾法律体系中整合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和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使其在同一法律框架下运行。此三层内容层层递进,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也是全文的落脚点所在。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以下将逐一简介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以此明晰本文的逻辑结构和行文思路。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界定研究对象,为导入文章主体部分作铺垫。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第一部分从概念、特征两个方面介绍自然灾害救助法律制度。通过界定自然灾害救助的概念和特征,厘清了“自然灾害救助”和“自然灾害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自然灾害救助是灾害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救助内容主要侧重于政府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生存危机和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的物质和资金帮助。第二部分探究了救灾法制化的必要性。灾害救助工作庞杂、繁复,需要法律规制使其有序、高效进行,灾害救助法制化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本章内容是其他章节内容进一步展开的基础。第二章重点考察了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的法理基础,分别从生存权理论、传统社会契约论和社会利益说三个方面阐释了灾害救助理念,作为政府救助法律制度、慈善救助法律制度及公民享有社会救助权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灾害救助法制化运行的比较分析。本章第一部分梳理了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在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美国和日本救灾法律制度。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灾害救助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法制化进程缓慢。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重点研究我国当前的自然灾害救助法律制度。这一章主要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有关政府救助的若干法律问题,以及政府救助法律制度、慈善救助法律制度和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三者间如何协调统一,在同一救灾法律框架下相互配套,发挥制度合力的立法问题。自然灾害救助的重中之重在于政府救助。政府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反应和态度以及灾后重建政策决定着灾害救助的成功与否。政府在灾害救助法律关系中是义务主体、责任主体。也就是说在自然灾害发生以后,从法律上讲,政府负有救助义务,如果政府不作为、乱作为,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社会救助是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从救灾物资和救援力量方面将社会救助和政府救助相互结合,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机的救灾体系。在救灾资金分担中,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应当和财政拨付法律制度相互补充:由财政分担法律制度提供基础性补偿作用,保险分担法律制度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补偿。第三部分是结语,为论文的收尾部分。
其他文献
追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内河航运、海运、铁路以及高速公路依次兴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土地资
针对单脉冲测量雷达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数据滤波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阐述了常用滤波算法的原理,并分析了各常用滤波算法的特点,最后通过工程实践,对各个滤波算法进行了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说明,审计从产生开始,其审计内容就蕴含着经济责任的雏形,这也耦合了审计产生的本源目的。在审计的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贸易国,纺织业是中国工业中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少数产业之一。因此,长期以来,纺织品出口额一直在总出口额中占据重要位置,对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及人性化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
围绕业余体校击剑训练特征,结合当前体校击剑训练所表现出的几种革新之处,梳理我国业余体校击剑训练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大鼠血瘀合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制造血瘀模型,银杏叶总黄酮混悬液大、小剂量(300 mg·kg^-1
针对《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中未焊透缺陷安全状况等级划分的保守性和局限性,借助有限元手段和GB/T19624-2004附录H的方法,对定为4级的缺陷环向长度与管周长比L/(πD)分别为1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负债经营是其基本特征,其自有的资本金与负债规模相比,是不对称的。如果缺乏信用,公众就会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切断涌向保险业的资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