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加,作为污水处理伴生产物的污泥量亦愈来愈大。已有研究表明,污泥不合理处理处置会对地表水、大气、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大量研究人员致力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本研究利用蚯蚓具有食腐性的特征处理污泥,探究“蚯蚓培养床处理污泥+处理后产物农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旨在实现污泥的绿色资源化。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为了获得较高的蚯蚓增殖量和较好的含污泥基质处理速率,优化蚯蚓培养床条件参数如下:污泥中添加秸秆(混合质量比9:1);单次含污泥基质添加量为400g,每12天添加一次;培养床基质构成为1 0 c m底层土壤+5 c m缓冲基质+含污泥基质;以灰色土壤作底层土壤。通过观察发现,蚯蚓活动能明显改变含污泥基质外观,将大块的污泥分解成为以蚯蚓粪为主的细碎状物质。且研究显示,在培养床中接种蚯蚓能明显提高培养床对含污泥基质中TN、TP、OM的去除率和对含污泥基质中细菌的灭活率。蚯蚓活动可改变培养床各层基质TN、TP的分布状况。培养起始时,培养床各层基质中TN、TP分布相对均匀,至培养结束时,接种蚯蚓的培养床含污泥基质层和缓冲基质层中的TN、TP值较初始值降低,而底层土壤层的TN、TP值较初始值增加。使用添加蚯蚓粪的土壤作为种植基质,可促进青椒幼苗和凤仙花幼苗的生长,且土壤中混合蚯蚓粪的比例越高幼苗生长状况越好。较种植到一般土壤中的青菜种子,使用添加新鲜脱水污泥的土壤作为种植基质,会使青菜种子最终发芽率降低32.5%;使用添加蚯蚓粪的土壤作为种植基质,在研究进行的各个时间段内均能促进青菜种子的发芽,使其最终发芽率提高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