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电影史,每个时代的每个导演都在不断改变着,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共同遵循着的一个原则——创新。自电影出现以来,女性这一形象就颇受争议。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者的经典观点认为,电影是对女性这一形象的扭曲。徐静蕾作为女性电影工作者所取得的成功,对于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启迪是最具影响意义的。她由一个演员转型为一名电影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她实现了两个层次的转型。第一个层次是明星形象的转变,即从“演员”到“导演”,由“玉女”到“才女”的转型。她的这一转型,把握了女性话语权,实现了女性自我觉醒的过程。第二个层次是她电影导演创作风格的转变,即叙事结构、叙事模式以及影片定位等等的改变。她对女性地位的重新定义以及对电影本体的重新审视,都为女性创作找到了突破口。她的多重转型昭示着女性的电影地位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徐静蕾的转型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为许多女性明星的转型树立了可供借鉴的范本。究其成功经验,转型中折射出的女性自觉是决胜因素。首先,徐静蕾明星形象的转型为当下中国女性形象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女性掌握电影主动权做了很好的尝试。此外,她的创作风格的转型是彻底的。她改变了传统的叙事视角,赋予女性以更大的主动权;她改变了对电影的定位,充分注意到电影娱乐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特点。这些都为女性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徐静蕾影片中对女性角色的创新定义,以及对电影本体的正确定位,都使得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转型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