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语境的跨文化操作机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就不同文化语境对翻译这个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全球交际的过程中,翻译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们提供信息。因此,译文应尽可能符合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语言的常规模式,亦应对应译文阅读者的心理和文化背景。文章的语境正是决定着文字是否有实际存在意义的关键。语境潜移默化地对译文起着重要作用。不同语言背景下语境也被赋予了不同文化语境特点。本文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译文能否完全阐释文化;二是究竟文化这一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从探讨文化语境下的翻译这个问题出发,本文旨在就跨文化翻译中的语境这一语际交流活动进行相关的文化及跨文化研究。基于前人的一些理论成果,本文主要探索了如何寻找有效的实际翻译操作机制,并以此观察源语文化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在新的目的语语境中再将其加以重构,以及如何寻找合适的译文来在目的语中保留其源语的最恰当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马林诺夫斯基的关于语境的概念,随后呈现了中外语言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在阐述此话题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在不同的语境分类情况下,文化语境的概念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继而,本文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语境的重要性。这些与语境相关的研究理论包括动态适应理论,话语行为理论及译者主动性理论。在意识到文化语境对翻译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译者就必须应用翻译原则,即所谓翻译策略以获得成功有效的译文。其中两大重要策略是归化和异化,针对选用这两点原则的应用标准本文进行了细致描述。而且本文还提供了一些翻译过程中克服文化语境障碍的实用翻译技巧。语境处于文化这一语言框架下,所有翻译活动即在此范围内发生。译者必须了解语境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机制,由此在文化语境条件下建构一种特定的语言交际行为。而后,译者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是作为一种媒介,一种文化的代表,将整个世界了然于心,才能很好地指引读者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本信息。因此,译者的核心任务不是翻译文本而是翻译文化,即进行语境的跨文化操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观察贵阳地区部分贵阳地区C,6PD缺乏症的产前筛查及临床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贵阳地区部分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筛查女性984例,采用连续监测速率法对
<正>是人治还是法治?是照搬还是基于校情科学研究?是依赖第三方专业机构还是自主探索?上海市迎园中学地处郊区,是一所只有20年历史的年轻学校。从无人知晓的薄弱学校到上海市
本文旨在探讨回避在中文的竞选辩论里的顺应性角色。在各类政治语篇之中,以信息性和区别性著称的领导人选举辩论提供了具有强烈冲突性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对回避现象的辨认、分
我国刑法理论上存在肯定间接正犯概念("肯定说")与否认间接正犯概念("否定说")的对立观点。"否定说"的见解包括三类,即基于共犯独立性说的否定说、基于单一制正犯体系的否定
草尾镇地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沅江市西北部,方言受到西南官话和老湘语的影响,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历来人们对这部分地区的语言关心甚少,特别是词汇方面的研究更是几乎一片
目前,由于多媒体、宽带Internet等高速率数据传输业务的迅速增长,对高速率无线接入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在无线通信环境中,高速通信存在两个严峻的挑战。其一,由于无线频谱资源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有的油气勘探开发成果表明了该气藏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但由于川西须家河组地质条件复杂,地层超高压异常,泥页岩易坍塌,且天然
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迫使人们不断寻求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途径。虚拟水概念的出现,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虚拟水”的概念是Tony Allan教授于1993年提出的,它是指生产商
“讲述故事”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是最古老又最常见的人类活动之一,有关“讲述故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而现代意义上的“讲述故事”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为了研究NB-IoT在LTE网络中的组网方案,介绍了基于LTE的NB-IoT技术特征以及典型应用场景,并根据NB-IoT的特点对3种频率部署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4种在LTE网络中部署NB-IoT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