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各种“城市病”、空城、鬼城及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人口相对较多耕地相对较少及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土地城镇化的现状,亟需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走以人为本、土地资源集约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资料、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基础上,梳理总结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然后测算2005—2015年间广西14个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系统协调度。结果发现,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总体协调水平较低,主要属于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城镇化;并且14市之间差距较大,空间上存在“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其次采用面板回归数据模型,检验影响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对其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则具有负向作用。最后,提出应强化产业支撑与政策支持来促进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广西为例,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并且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