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晶体振动原理的生物传感器数值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材料是现在材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功能材料之一,其中压电晶体是压电材料中发现最早、应用最多的一类。压电晶体在生物传感器方面较为熟知的应用为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一种可感知ng级别的超敏质量传感器。多学科发展与交叉融合的现状使得QCM在生物分析、化学反应、环境监测等多领域均有应用,而新近提出的分子键裂式传感器即为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的检测设备,是一种在微纳尺度下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及分辨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合的重要手段,且分子键裂式传感器的性能与QCM的振荡情况正相关。因此本研究即为基于压电晶体振动原理,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各项参数对QCM振荡情况的影响对QCM芯片的结构进行优化,力求获得更强的分子键裂力,从而更好地完善分子键裂式传感器的功能。作为高精度地同时检测多种组份的多通道石英晶体微天平(MQCM),可用于分子键裂式传感器的同时,弥补了QCM的一些不足,实现了高通量多组份的实时监测,本研究中亦对MQCM进行了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QCM芯片和MQCM芯片的结构参数,从电极参数和石英基片参数两方面对其展开模拟,如电极的半径、分布、引线等参数对x位移的影响和石英晶片的半径、外形等对x位移及分子键裂力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得知这些参数与振荡情况及x位移的关系,从而可以针对性地优化这些材料参数,在方便加工的基础上设计振荡更为稳定,x位移更为明显的QCM芯片,以提高QCM的灵敏度和适用范围。同时可获得更强的分子键裂力,使传感器适用于更广范围内的生物分子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预想可行。根据单组电极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的模拟结果,外加电压的幅值与x位移成正比,且为保持稳定的振荡而无明显耦合干扰,石英晶片半径与石英厚度的比值应在大于10的基础上石英晶片半径与电极半径的差值不小于3.28mm,若要扩大检测面积,则可在扩大电极半径,但需保持两面半径一致。根据MQCM的模拟结果,当电极沿中心对称分布时,最大x位移会随着石英晶片的增大而产生一定的增幅,反之则会产生抑制。根据上述模拟结果,为QCM芯片和MQCM芯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和设计思路,亦可根据分子键裂力的增幅改进和优化分子键裂式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
其他文献
“东北的敌人好比是一头牛,牛头牛身子是向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牛尾巴.如果我们松开这条牛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危险:如果抓住了牛尾巴
期刊
第一章rn“这一趟火车坐的……”rn他在站台上正擦着不断冒出的汗水,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声地喊着——“老哥!”邓华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说:“老哥,你来得好呀,来得非常
期刊
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发电机组进入大容量、高参数发展阶段,燃煤锅炉高温受热面热偏差和超温爆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锅炉受热面状态监测和性能分析研究旨在揭示炉内三维烟气场、壁温分布和燃烧产物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提供指导意见。本文以某66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燃烧和受热面换热耦合建模、三维烟气场与壁温
学位
挺进纵队奉命增援,叶飞西进一马当先rn1940年3月22日,驻扎在苏中江都县吴家桥镇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接到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的电令,称皖东来安县半塔集遭到国民党顽固
期刊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和社会的进步,漆艺文化的生存空间被现代文化所挤占,大众对其的关注度也日益减弱.邻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申遗活动激起
给段德昌当秘密交通员rn史可全,原名史太金,1892年出生于湖北天门干驿镇史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2岁开始给地主老财家放牛,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926年,他在家乡参加了农民运
期刊
发电机氢气湿度的准确测量对指导电厂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微波谐振腔微扰法,进行氢气湿度在线测量的研究。论文中提出了测量发电机氢气湿度的谐振微扰法,阐述了该测量方法的原理,推导出湿氢气等效介电常数与氢气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设计了适于测量氢气湿度的谐振腔以及实验系统,并对温度补偿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氢气以及氢气湿度对发电机护环材料应力腐蚀的影响。
目的: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常见的恶性癌症,与大量遗传突变密切相关,但其生物功能尚未清楚。3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基因表达水平,其中microRNA调控是一个重要的机制。我
李慰农,原名李尔珍,化名王伦,1895年9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杰出英才,在党内享有“农民博士”和“工运先驱”的美誉.从浮槎山东麓贫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