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机制及对弱光、地膜覆盖响应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心甘薯富含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抑制癌肿及延缓衰老的能力,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紫心甘薯产量及其品质的研究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但国内外有关紫心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机理及环境调控研究甚少。本研究选用产量潜力不同,淀粉和花青素含量差别较大的三个紫心甘薯品种济薯18、Ayamuraska (Aya.)和Yamagawamuraska(Yama.),于块根膨大期进行不同梯度遮荫处理(40%、70%),于薯苗栽插时进行地膜覆盖处理,系统研究了紫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对弱光胁迫和地膜覆盖的响应,以期为专用紫甘薯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紫甘薯及不同处理产量和品质差异供试的三个品种块根产量以济薯18最高,是Aya.的1.91倍, Yama.的3.92倍。块根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及花青素含量以Aya最高,Yama.次之,济薯18最低,品种间差异显著。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弱光胁迫导致块根严重减产,品质发生改变。40%和70%遮荫处理块根减产幅度为29.8%-69.3%,块根加工品质下降,总淀粉含量、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淀粉组分变化因品种而异,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随弱光胁迫强度不同程度增加。地膜覆盖显著提高块根产量,增产幅度为18.85%-26.96%。覆膜栽培对块根品质的影响因品种而异。济薯18块根的干物质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淀粉支/直比下降,RVA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Aya.块根的干物质含量、花青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总淀粉含量略低于对照,支链淀粉含量上升,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全粉的高峰粘度、低谷粘度和衰减值显著高于对照。2.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处理叶片生理活性的差异整个生育期,济薯18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单叶净光合速率、RuBPCase羧化酶活性、清除活性氧毒害的能力等均显著高于Aya.,Yama叶片生理活性最低。济薯18叶片的IAA含量在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显著高于Aya.和Yama.,后期显著低于Aya.和Yama.。ABA含量全生育期一直显著高于Aya.和Yama, ZR含量变化动态与IAA基本一致,Aya.次之,Yama最低。弱光胁迫导致叶片生理活性显著下降。弱光胁迫下叶片叶绿素总含量, chla, chlb含量不同程度增加,chla/chlb、可溶性糖含量、RuBPCase活性、ATP含量和ATP酶活性等显著降低,导致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气孔导度显著减小,细胞间隙CO2浓度显著增加。短期弱光胁迫下叶片SOD、CAT活性下降,MDA积累量上升。长期弱光胁迫下叶片SOD、CAT等活性提高,MDA积累减少。短期弱光胁迫可降低叶片的IAA含量,叶片ABA含量成倍增加,抑制茎叶生长。但长期弱光胁迫下,叶片IAA含量迅速上升,显著超过对照,ABA含量却显著降低,GAs和ZR含量随胁迫进程和强度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间比较,济薯18对弱光胁迫更为敏感。覆膜栽培可显著提高叶片生理活性。覆膜栽培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济薯18全生育期均高于对照,Aya.前期高于对照,中后期下降。生长发育前、中期叶片RuBPCase活性,ATP含量和ATP酶活性,叶片光合速率,SOD、CAT、POD活性,IAA、GAs及ZR含量等均显著高于对照,MDA积累量显著降低,AB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生长发育后期处理除AB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指标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两品种表现一致。3.紫甘薯块根膨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及不同处理对其影响效应本研究表明,甘薯块根的形成和膨大是ZR、ABA和IAA等多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ZR和ABA含量的高低,在块根膨大的速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与块根产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块根发育的不同阶段,地上部制造的光合产物向地下部输送储存的“库”重点不同。块根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分布具有顶端优势,块根顶部、中部内源激素均高于尾部。次生形成层分裂旺盛与否可能与IAA、ZR等内源激素含量高低关系密切。长期弱光胁迫可使甘薯块根内源激素平衡发生很大改变,块根ABA、ZR、和IA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下降幅度与胁迫强度、胁迫时间成正比,GAs含量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品种间比较,济薯18对弱光胁迫的敏感度大于Aya, 40%和70%遮荫处理的块根ABA、ZR、和IAA含量下降值远远高于Aya.但GAs含量的增加值则低于Aya.覆膜栽培下,块根IAA含量全生育期平均显著下降,两品种表现趋势不同,济薯18前、中期显著下降,后期上升,Aya.整个生育期均低于对照。济薯18前期和后期的GAs含量上升,其它阶段的含量下降。Aya.整个生育阶段GAs含量均低于对照。覆膜处理可显著增加块根ABA和ZR含量,尤其使块根膨大高峰期块根的ABA和ZR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4.紫甘薯块根淀粉含量及组分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关系及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紫甘薯块根淀粉含量和ADPG PPase活性、UDPG PPase活性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ADPG PPase活性强弱对块根淀粉含量影响可能大于UDPG PPase。GBSS活性增加,甘薯块根直链淀粉含量随之增加,但不表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SS活性与甘薯块根支链淀粉合成也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弱光胁迫使两个品种的ADPGase、UDPGase活性显著降低,济薯18下降的幅度大于Aya。济薯18块根SSS活性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与弱光胁迫强度成正比,GBSS活性则不同程度高于对照。Aya.块根SSS活性和GBSS活性对弱光胁迫响应与济薯18相反。弱光胁迫下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改变导致淀粉积累速率的降低和最终淀粉积累量的显著下降,淀粉组分和加工品质随之发生改变。覆膜栽培不同程度提高块根的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济薯18的提高幅度大于Aya.,块根膨大高峰期的提高幅度大于前期和后期。SSS和GBSS活性变化因品种而异,Aya.块根SSS活性提高,GBSS活性降低,济薯18块根SSS活性略低于对照,GBS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导致了淀粉积累速率的提高和最终淀粉积累量的改变,块根增产显著,品质改善。5.PAL活性与块根花青素含量的关系及对弱光胁迫的响应甘薯块根膨大初期(移栽后35-50d),花青素含量与PAL活性间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此后相关性显著降低,到块根膨大的高峰期和后期,则几乎没有相关性。弱光胁迫对块根PAL活性影响较小,遮荫初期,不同处理的PAL活性略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遮荫后期,不同处理的PAL活性略高于对照,表明PAL参与甘薯块根花青素的合成,在花青素合成的初期阶段,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其他阶段PAL则可能不是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
其他文献
钾(K+)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植物通过钾离子通道和钾离子转运体蛋白从外界吸收K+,并在体内进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严格遵循好莱坞电影编剧的三幕式结构,故事发展方向明确,故事结构简洁清晰,人物形象特征明显,构建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展现出了深刻的故事主题。
作物生长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广泛应用对于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建模理论和本实验室形成的作物模拟方法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当今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企业员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和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e)是我国水稻的“三大”病害。由于水稻种质库中尚未发现有对纹枯病可利用的
细胞的死亡一般分为程序性死亡和坏死两种。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生物在发育和胁迫反应中的一种受基因控制的、主动的、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对动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不断成熟,其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结合其快速,高精度,非接触式的优势,使其在地震救灾中的应用优势逐渐显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形模型。文中主要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震后大桥安全评估,道路抢通及堰塞湖监测中的应用,为抢险救灾提供宝贵的资料,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