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减少脑出血的发生。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共纳入对象223人,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脑梗死病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及入院时NIHSS评分,统计患者微出血的数量及部位。应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MBs组患者123人,男性88人,女性35人,平均年龄63.28±9.28岁。无CMBs组患者100人,男性66人,女性34人,平均年龄59.8±9.54岁。CMBs的发病率为55.2%。CMBs的严重程度为轻度62例(50.4%),中度42例(34.1%),重度19例(15.5%)。CMBs的分布部位情况为脑叶型21例(17.1%),深部脑组织型26例(21.1%),幕下型14例(11.4%),混合型62例(50.4%)。在单因素分析中,CMBs组与无CMBs组在年龄上(t=-2.754,P=0.006)存在统计学差异,CMBs组的年龄大于无CMBs组。两组间在性别、吸烟及饮酒史上无统计学差异。CMBs组与无CMBs组在既往脑梗死病史上(χ2=7.646,P=0.006)存在统计学差异,CMBs组中既往脑梗死病史较无CMBs组常见。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MBs组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无CMBs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及入院时NIHSS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龄及既往脑梗死病史是急性脑梗死患者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轻度及混合型的脑微出血者易患急性脑梗死。2、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引起脑微出血。3、高龄脑微出血者易患急性脑梗死。4、存在既往脑梗死病史的脑微出血者易患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