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太原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heumatoid Arthritis,RA)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地区RA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疲劳程度等现状,分析RA患者疲劳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探索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干预方案对RA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疲劳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要求的200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Bristol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疲劳多维度量表中文版(BRAF-MDQ)、医院焦虑抑郁综合量表(HADS)等研究工具,得出该地区RA患者的一般状况,并进行患者疲劳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80名RA患者,入选患者均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前40例为干预组,后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教育与指导,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后对比两组RA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疲劳程度及各项生理指标,评价其干预效果。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及非参数检验。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共调查符合入组标准的RA患者200人,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93%,其中男性44例(23.66%),女性142例(76.34%),平均年龄为(52.57±12.71)岁;患者平均病程为(6.18±3.12)年。186名RA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2.24±16.83)分,生理健康为(51.49±18.49)分,心理健康为(52.07±17.51)分,疲劳程度总分为(28.87±9.76)分,RA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疲劳程度处于中等水平。RA患者疲劳程度总分与SF-36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2.实验研究结果:共纳入RA患者80例,由于干预过程中失访10例,最终干预组34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医保类型、家庭月收入及合并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e peptide containing citrulline,anti-CCP)及DAS28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个月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两组患者在SF-36总分及8个维度得分、HADS心理得分、BRAF-MDQ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三个月后,干预组在SF-36量表相关维度得分、HADS心理得分、BRAF-MDQ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A患者生活质量、疲劳程度多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正常水平,因此医护人员应多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与疲劳程度,给予患者人性化、个体化照护与指导。2.RA患者的疲劳程度与生活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改善患者的疲劳程度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3.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能够为RA患者提供全程的、连续的、无缝化的指导,在改善RA患者生理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疲劳状况及心理情况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