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网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雷击作为输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总跳闸次数的40%-70%都是由于雷击造成的,严重的威胁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稳定的运行。目前我们国家主要根据设定雷电参数来实施防雷措施,对于杆塔结构以及地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够全面,不能充分地反映出线路的防雷性能。对于多数情况下,也通过安装线路避雷器的方式来保护此类输电线路,为此本文对输电线路的雷击定位方法以及对于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点与闪络点不一致情况下的定位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传统线路的单端法的故障测距和双端法的故障测距分别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新型输电线路雷击定位方法。通过判别监测点位置的初始暂态电流行波到达时刻与极性来判定折反射波来源和线路雷击区间范围,利用小波变换来提取波头时刻,合理选取相应的各雷击区间公式进行计算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的定位误差小于0.5%,测距的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双端法的改进与单端法的改进相比而言,其定位误差更小,更加具有实用价值。文章在本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简单介绍了线路避雷器动作对线路发生雷击的电磁暂态过程的影响,依据避雷器动作对雷击行波影响的特征,对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点与闪络点不一致的情况做了定位分析与研究,利用Hough变换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及波头的直线标定,同时对雷击导致多个沿线避雷器动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以后雷击性质的判别、线路定位精度的提高以及研究雷电流参数反演及恢复等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