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精巢和雄性附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小热激蛋白20.2功能初探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drop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不仅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故而被认为是研究发生、分化、生长发育及其调节、遗传、变异的生物之一。家蚕精巢是产生精子的生理器官,精子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增殖、生长、成熟、变形4个时期,精子成熟之后与附腺的分泌物形成精液,附腺分泌物能够活化精子,给精子提供能量。   生物体形成成熟精子过程中,受很多外界因素影响,如温度、饥饿、pH、高渗透压等:对于不同的遗传品系它们生殖情况也不相同,具体机理还很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首先是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受精率不同的家蚕品系以及高温和饥饿条件处理下家蚕精巢进行双向电泳,寻找差异蛋白点,并进行定性分析:同样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家蚕雄性附腺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最终筛选到后续研究基因,进行深入研究,目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家蚕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精巢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对家蚕大造与16-500(受精率低)两种品系及在高温和饥饿条件处理家蚕大造精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受精率不同的两种品系以及饥饿和高温条件处理情况下,发现在蛋白水平上一些蛋白质有所变化。经过质谱鉴定这些差异蛋白点分别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σ,基因编号为BGIBMGA009107;小热激蛋白20.2,基因编号为BGIBMGA005784:小热激蛋白19.9,基因编号为BGIBMGA004540。   2.家蚕化蛾第1天雄性附腺蛋白质组学分析   利用同样方法对家蚕雄性附腺及高温处理雄性附腺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首先是家蚕雄性附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由于在取家蚕雄性附腺组织时,上面会粘附大量的脂肪体,故取脂肪体作为对照,最终发现有四个蛋白点在家蚕附腺组织中高量表达,并通过质谱成功鉴定出了这四个蛋白点。其基因编号分别为BGIBMGA009423,BGIBMGA000168、BGIBMGA001815、BGIBMGA014604。通过信息分析发现这四个蛋白结构域都是未知的,且没有相关功能的研究。我们进一步通过芯片数据分析和RT-PCR验证了这四个基因在组织以及时期上表达的特异性。另外对于高温处理家蚕雄性附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受热刺激的情况下,蛋白水平有所变化,但对其变化的蛋白质未鉴定成功。   3.家蚕BmsHSP20.2基因的克隆及蛋白原核表达   通过对家蚕精巢及雄性附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对鉴定出的一些蛋白质进行筛选,我们最终确定BGIBMGA005784基因做为后续研究的基因,该基因编码一个分子量约为20.2kDa的小热激蛋白,依据分子量的大小对其命名为BmsHSP20.2。BmsFqSP20.2是一个较新的小热激蛋白,目前没有相关功能的报道。通过家蚕的芯片数据和RT-PCR表达谱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家蚕精巢组织中特异表达,并且在蛹期高量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我们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蛋白原核表达,并制备多克隆抗体。   4.BmsHSP20.2组织定位   芯片数据和RT-PCR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家蚕精巢组织中特异表达,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特征,我们进行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家蚕精巢组织中特异表达,并且时期表达谱分析发现BmsHSP20.2在五龄第5天至蛾期是逐渐减少,该时期精子进入变形期逐渐形成成熟的精子。另外通过免疫荧光定位实验,将BmsHSP20.2定位于精子束内,推测BmsHSP20.2可能在家蚕精子细胞内表达。以上结果表明BmsHSP20.2可能与精子的形成存在必然联系。   5.BmsHSP20.2应激性和分子伴侣功能的验证   Western-blot实验表明家蚕在受到高温和饥饿条件刺激时,BmsHSP20.2表达量增加,说明BmsHSP20.2具有应激性。溶菌酶DTT诱导实验进一步验证了BmsHSP20.2具有分子伴侣功能。
其他文献
丙酮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在大肠杆菌中处于糖酵解途径的末端,它连接着EMP途径和TCA循环,一般用大肠杆菌发酵不会积累丙酮酸。但是在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后,发现有丙酮酸出现,譬如lpdA基因敲除后的大肠杆菌。lpdA基因编码的硫辛酰胺脱氢酶(lipoamide dehydrogenase,LPD)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
家蚕细小病毒样病毒(Bombyx mori parvo-like virus,BmPLV)是动物病毒中的首例二分DNA病毒,能够使家蚕罹患严重的浓核症。该病毒粒子直径为22~24nm,无囊膜包裹,呈球型。其特点
环氧化合物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然而,目前传统的烯烃环氧化方法主要是过酸法、卤醇法和间接氧化法,均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副产品多以
甲烷合成工段的原料气主要组份为C0和H2,这两种气体均易燃易爆,如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因此对甲烷化装置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安全防护措施,对甲烷化装置的安全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甲烷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运用HAZOP方法对甲烷化装置进行安全研究,将LOPA分析引入到HAZOP方法中,通过LOPA分析法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