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价值观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并且发生了显著变化。
我国少数青年存在着价值观偏差,包括利己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和物本主义价值观。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竞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泛化和评价的指标化、科技发展对人文的挤压。我国部分青年存在着价值观的困惑,困惑源于不能确定多种价值的地位,困惑会给青年带来迷惘和矛盾。不同青年之间存在价值观的分歧,表现在一系列价值观讨论和争论中,其实质从宏观角度看是指导思想的分歧,从微观角度看是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实现途径的分歧,价值观分歧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青年个体价值观和谐的内涵是价值取向的全面而非片面;协调而非冲突;整合而非替代。实现不同青年之间价值观的和谐,既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价值观。
改进青年价值观教育,促进青年价值观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必须拓展价值观教育领域、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统合价值观教育途径、发展价值观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