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价值观的和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价值观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并且发生了显著变化。   我国少数青年存在着价值观偏差,包括利己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和物本主义价值观。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竞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泛化和评价的指标化、科技发展对人文的挤压。我国部分青年存在着价值观的困惑,困惑源于不能确定多种价值的地位,困惑会给青年带来迷惘和矛盾。不同青年之间存在价值观的分歧,表现在一系列价值观讨论和争论中,其实质从宏观角度看是指导思想的分歧,从微观角度看是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实现途径的分歧,价值观分歧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青年个体价值观和谐的内涵是价值取向的全面而非片面;协调而非冲突;整合而非替代。实现不同青年之间价值观的和谐,既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价值观。   改进青年价值观教育,促进青年价值观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必须拓展价值观教育领域、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统合价值观教育途径、发展价值观教育方法。
其他文献
国家投资重大项目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其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布局和国民收入具有极大且深远的影响力。因此,在国家投资重大项目中推行强制性的招投标制度具有
近年来,上海青年自组织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不可忽视的青年文化、社会现象。同时,他们所形成的社会力量以及这股力量对上海乃至中国未来社会进程的影
目的了解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现状,为进一步加强该类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该辖区内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现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战略步骤之后,当前国内理论研究者和宣传教育工作者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内容、形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