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型发展战略,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委、省政府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编定了《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通过推动城镇化发展,以期调整吉林省内需并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成果显著,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8.4%。与此同时,吉林省的居民消费率始终低于全国的居民消费率,呈现出消费不足的态势。根据“诺瑟姆S型曲线”对城镇化的划分标准可以断定吉林省的城镇化目前处于中期阶段,因此可以通过推动吉林省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来促进居民消费。本论文以吉林省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本论文的行文脉络如下: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成果和相关联的理论进行概括性综述;其次,本文选取吉林省1984—2015年间的相关数据,对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通过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在不考虑变量是否内生、外生的情况下建立两个VAR模型。在VAR模型稳定的基础上建立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方差分解,来研究城镇化对VAR模型中各变量影响的相对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贡献度大于城镇化对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度。城镇化能够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吉林省应坚持发展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