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越发严峻,老年人口规模越发扩大,国家越发提高对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养老问题作为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已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考验。随着国家对养老问题认识和关注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关注不同性质老人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属于国家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子系统,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时间长、要求高,属于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硬骨头”,也因其群体和需求的特殊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针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供给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多要素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同主流老年群体和养老服务不同,失能老人群体具有维持性、等特殊性,其需求呈现出长期性、专业性等特征。现如今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结构较松散,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仍旧存在一定不足,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愈发严明显,老人失能率越来越很高的社会现实面前,如何统筹现有资源,各要素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不损失各要素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照护服务供给效度的最大化,是满足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涉及的如长期照护、失能老人等核心概念和研究方向进行界定。以福利多元化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现如今我国失能老人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包括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供给主体多元性、要素相互协同性等特征。借助“福利四分法”的研究范式,将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划分为政府、市场、社会及家庭四个要素。通过查阅历年政策及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的形式,归纳、总结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其中,政府作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中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建章立制,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运转提供主导性的制度和财政支持;市场作为长期照护服务的服务供给主体,以经济发展规律为前提,为失能老人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社会组织主要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运行起到支持和保障作用,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提供稳定的社会支持,是照护服务体系中的社会支持主体;家庭作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中的伦理主体,主要负责对失能老人进行基础性照护服务供给,其服务供给优势是体系内其他要素无法比拟的。随后,本文通过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各方面工作的深入研究,在现状归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政府部门、照护服务业及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对目前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发展过程中各要素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如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市场主体性服务供给作用表现不足、社会组织对长期照护服务的支持水平不高以及家庭长期照护服供给基础作用发挥不足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文章相对应的归纳出造成这些问题所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如政府对长期照护认识缺失,缺乏顶层设计,市场服务供给方向定位偏差,社会组织支持力度弱以及家庭照护服务缺乏保障等。最后,结合现如今我国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业发展、培育健全的社会支持机制、加强家庭基础服务供给保障性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