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从能源消费、污染排放与实际产出的相互关系入手,着重从经济层面探讨中国能源消费、污染排放的个性化特征,能源消费与实际产出的关系,污染排放与实际产出的关系以及三者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因果关系等。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①剖析中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科学衡量能源效率,进一步分析中国能源效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②探求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原因。研究中国污染排放治理的特点,考量污染治理投资对于不同的污染排放物的异质性影响。③研究中国的能源消费与实际产出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考察短期内、长期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分析污染排放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污染排放与实际产出三者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首先,考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三个层面(3个产业、8个主要部门、43个子部门)使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MDI)来研究中国(1994-2008年)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计量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产业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在(1994-2004年)期间提高了能源强度,但是在(2004-2008年)期间却明显降低了能源强度,主要部门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一直在提升能源强度,子部门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在(2002-2008年)期间显著弱化了能源强度;能源替代效应一直在降低能源强度,只是影响作用甚小;在(2003-2004年)期间能源强度的意外反弹是源于产业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变动幅度较大而非技术效应变小的缘故。  使用中国能源消费增量与经济增长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和DEA方法测算出中国(1985-2008年)各省区以及全国的能源效率。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度改革是提高能源效率的主要动因;政府预算、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越大,能源效率越低;经济密度、(地理)区位便利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均与能源效率正相关;资源禀赋与能源效率负相关,验证了“资源诅咒”假说,资本禀赋、技术禀赋虽然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但是影响系数偏低。  基于中国(1978-2008年)实际产出、能源消费、能源价格、劳动以及资本投入的数据运用Pesaranetal.(2001)提出的协整检验以及Toda和Yamamoto(1995)提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这些变量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这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能源消费、劳动以及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能源价格有显著的负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有劳动和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消费以及能源价格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使用修正版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笔者发现能源消费与实际产出、资本与实际产出均呈现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除此以外,还存在从能源消费到能源价格、从实际产出到能源价格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决策部门应该适时提高能源价格以降低能源消费,因为从长期来看,旨在减少节能减排的能源战略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阻滞作用。  其次,研究污染排放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MDI),分别基于不同分解层次(3个产业、8个主要部门、43个子部门)以及短期(1994-2008年)、长期(1980-2008年)两个时间段来考察产出效应、技术效应、结构变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产出效应和结构变化效应是碳排放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则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部门结构细分程度越高,产出效应,技术效应、结构变化效应的解释力越弱,而能源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却显著增强;长期内产出效应、技术效应对于碳排放的解释力均下降,结构变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却大幅度提高;此外本文发现能源结构效应、能源价格均与实际产出和碳排放之间的去耦指数正相关。  基于中国(1998-2008年)省级层面的工业统计数据,运用环境DEA技术测算出环境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特点。实证结果表明:环境技术效率、污染治理投资均与环境绩效正相关,且环境技术效率是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因素;工业废水治理存在收益递增效应,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废物的治理效果却不显著;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的EK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中国的环境治理存在后发优势。  最后,研究能源消费、污染排放与实际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1970-2008年)能源消费、劳动、资本、碳排放以及实际产出的数据,运用Pesaranetal.(2001)提出的自回归分配滞后协整(ARDL)以及Toda和Yamamoto(1995)提出的修改版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去研究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长期协整关系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这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资本、劳动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作用不显著;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有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作用却不显著。使用修正版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研究发现能源消费与实际产出、碳排放与实际产出均呈现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除此以外,还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若要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减少碳排放,短期内势必要以适当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但从长期来看,政府推行的节能减排战略不会阻滞经济增长。
其他文献
①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村……这就是任何一个人的不足。  ②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
地方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出资人代表和投资主体,承担了大量的非经营项目,非经营项目绩效水平直接影响到地方国有投资公司乃至地方政府的绩效水平。目前针对地方国投公司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随之产生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使得人类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绿色产品的渴求也提
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就在这样的风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前天我想起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  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见她,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
【答题点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梳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
记叙文离不开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描写无法企及或替代的。请看下面的例子与评析:  一颗黑痣准确概括人物外貌特点——  [例段1]宛如出水芙蓉的荷花姐还有一点最与众不同的面部特征,那就是她两道弯眉的中间长有一颗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偏不倚的圆圆的黑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人痣。(中考佳作《荷花姐》)  在例段1中,作者对荷花姐面部有一颗黑痣这一细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20世纪末以前经济领域最热点问题之一,是国民经济持续、高效运行的前提。本文从三个视角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问题,丰富了现有的测度方法和
太阳记得,春天是最好的早晨,大地记得,春天是最温暖的怀抱。  骏马看到春风会想起漠野,大地看到春风会想起万物,  人们看到春风会心绪飞扬,鸟儿看到春风也唱起交响。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犹如暖暖的春风,  吹遍大江南北,吹遍祖国大地。  朋友,准备好了吗?前些天我们约好了的,  在2014年的第一秒开始之前,  我们就一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号令是2013年与2014年交替的第一声钟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