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乐智慧》中的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uenqi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历史上喀喇汗王朝时期,用回鹘语写成的一部长诗。长诗共有一万三千二百九十行,由八十五章正文和三个副篇组成。书中共有四位主人公即国王日出、大臣月圆、大臣之子贤明、隐士觉醒,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及辩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智慧与知识、法治与公正、道德与宗教、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思想。作品所阐述的治国理念、宗教观念和人际相处之道,对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法制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关系的协调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福乐智慧》这部著作内容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看,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出生于喀喇汗国前首都,后来成为该王朝主要城市之一的巴拉萨衮。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经历了喀喇汗国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一段十分不稳定的时期。诗人在公元1069—1070年之问,大约在他50岁时,依借远大的理想和灵感为动力,在喀什葛尔完成了著名长诗《福乐智慧》的写作,并保存了几年,进行了多次的修订之后,将此巨著郑重地献给了桃花石·布格拉·喀喇汗·艾布·阿里·哈山,即哈山·布格拉汗。布格拉汗阅读了诗人的这部长诗之后,赐予了诗人"Has hajip(哈斯·哈吉甫,即御前侍臣)”的官衔(称号),同时邀请他来参与国家政事的管理。《福乐智慧》不仅体现了维吾尔族的宗教观、民族观、治国观及处世之道,同时也反映了喀喇汉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状况、民族民俗特点、文化艺术水平。对于《福乐智慧》的研究,有从历史背景角度出发的,如对作者生平、喀喇汗王朝政治背景的研究;也有从法制、法学角度出发的,如对国王的治国观、法治观的研究;有从维吾尔古典文学角度出发的,如对《福乐智慧》中诗歌的阿鲁孜韵律,鲁拜体,玛纳斯维体的研究。有从宗教角度出发的,如对维吾尔族历史进程中各时期不同的宗教信仰的研究。也有从教育角度出发,对《福乐智慧》中家庭教育观、育儿观的研究。对《福乐智慧》的研究层面非常广泛,但是目前对于书中体现的民族观和宗教观的研究并不深入,可以说此方面的研究处于短板。本文通过对《福乐智慧》的研究,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观、宗教观,从民族理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福乐智慧》,这也对《福乐智慧》的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福乐智慧》的研究范围。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研究分析《福乐智慧》产生的社会背景,包含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背景;介绍《福乐智慧》的主要内容,论述作者关于“法治与公正”、“智慧与知识”、“现世与来生”以及“道德品质”的观点,关于《福乐智慧》产生的影响;以及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历史生平,作者的历史地位。第二章研究分析《福乐智慧》的民族观,其中包括喀喇汉王朝的民族构成;通过对维吾尔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和谐交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和谐交融,来分析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并且具体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各民族相处之道;通过以上的研究,提出有关民族理论的相关民族政策以及建议。第三章研究分析《福乐智慧》的宗教观,首先介绍喀喇汗王朝的宗教概况,分析维吾尔族在各历史阶段的宗教信仰;其次具体分析《福乐智慧》中体现的宗教观;通过以上的研究,具体提出相关民族理论的宗教政策。力求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福乐智慧》的民族观、宗教观、两个方面的研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了解维吾尔文化,维吾尔处世哲学,为今天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其他文献
江河源头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河湖治理的工作重点。宁夏南部的西吉、彭阳、隆德等市县,以河长制为抓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探索积累了江河源头区域河湖治理的做法和经
针对信号交叉口处行人使用手机对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以武汉市9个信号交叉口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与不使用手机情况下的过街行为与安全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
从结构主义叙述学角度出发,运用托多罗夫的“叙事语法”和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方法,研读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萧红在作品中通过回忆东北小城一位女性的死亡之旅,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创新创意实践与就业创业服务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开拓型人才为目标。其顺利实施需要高校更新育人理念,
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以及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医学本科教育现状,文章从以寝室为单位构建学习小组、预设情境、互联网社交平台辅助教学三个方面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