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mDIXON及1H MRS测得的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mDIXON、FFMRS)和T2*值在不同骨密度(BMD)组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关性及在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方法:收集在我院行双能量 X 线吸收测量法(DXA)、腰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mDIXON、1H MRS的患者60例,测得腰3椎体(L3)的骨密度(BMD)、T值、FFmDIXON、FFMRS和T2*值。根据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析FFmDIXON、FFMRS和T2*值在3组间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BMD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FFmDIXON与FFMRS的一致性检验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FFmDIXON、T2*值、FFMRS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D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r1=-0.609,r2=-0.573,r3=-0.53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94±0.046,0.761±0.068,0.873±0.049;FFmDIXON与FFMRS的组内相关系数为 0.855(P<0.05)。结论:mDIXON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精确定量脂肪含量的方法,与1H MRS的一致性较高,可以评估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反映骨质量的变化,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有利于预测腰椎脆性骨折的风险性,在研究和临床实践有可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