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首先分析广金钱草中的单体成分异牡荆苷在正常和肾结石疾病机体状态下的体内外代谢轮廓差异,进而研究广金钱草总提物在肾结石模型大鼠体内的吸收组分及代谢物。方法:1. 采用1.25%乙二醇水(自由饮用)和2%NH4Cl溶液(1.0 m L/100 g,灌胃)方法建立草酸钙肾结石模型,灌胃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异牡荆苷后,通过UHPLC-Q-TOF-MS/MS技术进行体内外生物样本的数据采集,利用MetabolitepilotTM 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鉴定代谢物,比较正常组和肾结石模型组中异牡荆苷代谢物的不同。2.采用醇提法获得广金钱草提取物,灌胃给予肾结石模型组大鼠,经UHPLC-Q-TOF-MS/MS技术进行各生物样本的数据采集,使用MetabolitepilotTM 2.0软件分析广金钱草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在肾结石模型大鼠体内的入血吸收组分及代谢产物。另外采用分子网络分析策略,对广金钱草在肾结石模型大鼠血清中的吸收组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鉴定。结果:灌胃给予异牡荆苷后,在正常组大鼠中鉴定出18个I相和10个II相代谢产物,而在模型组大鼠中检测到20个I相和13个II相代谢产物。鉴定出的36个代谢物,在正常组与肾结石模型组大鼠中的分布有差别;灌胃给予肾结石模型大鼠广金钱草提取物后,在生物样本中初步鉴定出221个黄酮类代谢物,其中在血清样本中检测鉴定出16个黄酮类吸收组分,82个黄酮类代谢产物。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氢化、氧化、水解、脱糖、甲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基于分子网络技术对广金钱草在血清样本中的吸收组分进行分析,共确认及验证出49个原型成分,包括45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酚酸类化合物。结论:1.建立的UHPLC-Q-TOF-MS/MS方法能准确、快速的对异牡荆苷代谢物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广金钱草总提物的代谢奠定了基础,且根据异牡荆苷在正常与肾结石病理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差异,表明采用病理模型动物进行药物代谢研究更贴进临床实际;2. 通过对广金钱草总提取物在肾结石模型大鼠体内的原型成分及代谢物研究,为其抗肾结石药效物质的筛选和确证奠定了基础,进而为其质量标志物的确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