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化与案头化:楹联的二元倾向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楹联从桃符直接演变而来,又兼收了对偶修辞的艺术手法,广泛融合其他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复杂性。楹联发轫于宋元时期,到清中晚期已至全盛时期。楹联的民俗化倾向与案头化倾向的研究应放于楹联产生至民国成立这一段楹联史范围之内,在这个时间段内已能够清晰地把握楹联的民俗化倾向与案头化倾向的发展脉络。
  在楹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以桃符为代表的楹联载体和以对仗句为表现的楹联文体相辅相成,但它们的内在又存在着割裂,即它们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在各自演化发展。楹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案头化和民俗化两个倾向,两个倾向分别表现在文体和载体两个方面。楹联案头化倾向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楹联在其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广泛吸收其他文体的特点,句式更为散化灵活,自身联律不断发展成熟,形成各种修辞技法、风格特色、楹联流派等,这是楹联案头化在文体上的表现;此外,大量楹联别集出现,使楹联可以脱离民俗载体,这是楹联案头化倾向在载体上的表现。楹联的案头化倾向提高了楹联的文学价值,这离不开文人的创作参与,更是楹联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民俗活动或民俗事项。楹联从肇始之初就具备民俗性,自身有民俗化的倾向,而在后来,具有案头化特征的楹联重新获得民俗特征,复归民俗活动之中,这是楹联的民俗化过程。
  楹联的民俗化与案头化归根结底是两种倾向,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它们在文体和载体两方面存在区别,但是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相互转化,楹联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两个倾向的双向互动。通过对望江楼公园楹联的实例分析,我们能直观地感受楹联的民俗化与案头化倾向发展演变之特征,楹联文化景观的未来发展也能从中得到助益。
其他文献
补钙已经成为很多人有意识去做的事,因此许多女性都会经常通过服用补钙品补钙。其实补钙除了合理选择钙剂之外,多晒太阳、均衡营养、科学烹调等也很重要。  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作为补钙食品。其中包括:水产品中的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肉类与禽蛋中的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蔬菜中的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
期刊
专家忠告,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应少吃花生:  1.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症候群,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处在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应禁食花生,处在缓解期的痛风患者也只能适量地进食花生。  2.胆囊切除者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的作用。人在吃饭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食物的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的刺激会增强,导致胆
期刊
人肠道里的废物若不能被及时排出,时间过久就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导致人体中毒,毒素经过血液进入人体的不同器官,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如易疲劳、记忆力减退、面色灰黄、便秘痔疮、肥胖、内分泌失调等。那么,人体常面临哪些毒素的侵扰呢?  1.自由基  自由基是造成人体衰老的最大因素。适量的自由基对人体有好处,可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质等外来物的侵害。但是身体内的自由基一旦过量,就会产生很强的氧化作用从而侵害体内细胞
期刊
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的最大诱因是:人体内中小动脉的血流不畅,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血液流量减少,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血压逐渐升高。对此,日本著名疗养胜地“榊原温泉”的名誉院长明田昌三在该国的《女性自身》杂志上撰文介绍了一套“10分钟血管按摩操”。此操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状况和降血压的作用,而且可使人感到一身轻松。10分钟血管按摩操的做法如下:  1.头部动作  ①用指腹或掌心以
期刊
近日,日本的《健康企划》杂志撰文总结了2013年最令日本居民关注的饮食热闻,这些饮食热闻是:  1.实行共餐制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2013年10月,日本学者在该国的MSN网站上撰文指出,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菌可存活在人的口腔中,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饮食传播,即通过唾液、筷子、碗盘等传播。日本居民在进餐时实行共餐制(共用餐盘等食具),并习惯使用筷子,因此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一起进餐时易
期刊
小时候长辈常常告诫我们,做人要学会忍耐,“善忍者方可成大器”。然而,这种“忍道”却是养生之大忌。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器官就好比是健康的通道,忍尿、憋便等习惯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一下6种“憋”出来的疾病。  一、憋尿可诱发膀胱炎  每个人都有憋尿的经历。有些人憋尿是因为工作太忙放不下手中的活计,有些人是因为打牌、下棋不肯离开“战场”。俗话说“流水不腐”。正
期刊
阮刻《十三经注疏》与陆德明《经典释文》都是重要的古籍资料,为它们作研究的学者十分之多。自宋代以来,人们刊刻《十三经注疏》时,很多注疏会移录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附音。《尔雅注疏》也有附音,但其音是否为《经典释文》注音,在不熟悉《尔雅注疏》本和《尔雅》经注本版本的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尔雅注疏》附音和《经典释文·尔雅音义》混同。传世《尔雅》经注本将《注疏》本附音称为《尔雅音释》。关于《尔雅音释》,冯蒸撰写了《〈尔雅音图〉与〈尔雅音释〉注音异同说略》,黄御虎撰写了《〈尔雅音释〉音切的来源》。冯文证明《尔雅音图》
我是来自贵州的求医者,今年33岁。我从小就患有癫痫,但由于癫痫发作得并不频繁,所以我从未进行过正规的治疗。但从两年前开始,我的病情突然加重,癫痫发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最多时1个星期会发作2~3次,使我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为严重的是,有好几次癫痫发作时,我的呕吐物堵住了气管,使我无法呼吸。要不是家人抢救及时,我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那时我经常想:照这样下去,我迟早会死在癫痫上。为了看病,我跑遍了
期刊
蒲虔贯是宋代著名养生学家,对医学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养生典籍《保生要录》。在该书中,他收集整理了很多简便有效的药枕方和导引术。据说,蒲虔贯之所以非常推崇药枕方,与他曾使用药枕方治愈自己的重病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天,蒲虔贯突然出现了头目胀痛、眩晕恶心等“头风”的症状。他找了很多京城的名医进行治疗,但病情丝毫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辞去了司仪郎的官职,整天躺在床上休息。为了治好病,蒲虔贯经常翻看家中收藏
期刊
我今年32岁。2011年8月,我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我被确诊患有胆石症。B超科的医生说,我的胆囊内有一个1.9厘米×1.1厘米大小的结石。我在医院输液治疗了一周,病情得到了控制。出院后,我一直服用消石利胆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很差,我的病情时有发作。2012年2月,我的胆石症再次发作,而且出现了黄疸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我进行手术治疗。可我害怕进行手术,就拒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