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北地区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问题复杂、地震灾害频发。丽江-剑川断裂带是位于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的重要断裂带,研究该断裂带的活动性对认识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丽江-剑川断裂带的活动性研究为主要目标,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对断裂带的遥感影像、地貌和岩性特征、浅表部构造特征、显微构造特征以及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地震活动性规律、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基本认识:(1)丽江-剑川断裂带由两条近似平行的断裂构成,斜插丽江盆地。两条断裂相向倾斜,西北支倾向SE,东南支倾向NW。西北支断裂倾角较陡,在50°-70°之间;东南支断裂倾角则相对和缓。该断裂带干塘子-丽江段长约为20km,丽江-化龙段长约为60km,沿主干断裂带周围还有若干细小分支断裂。一条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运动的断裂带。断裂带内的构造岩显示丽江-剑川断裂带是一条以脆性变形为主,伴有微量韧性变形的断裂带。沿断裂的第四纪沉积物地表调查显示,该断裂带晚第四纪没有明显的位移。(2)沿丽江-剑川断裂带具有深部岩浆活动,该带也是地震测深速度陡变带、航磁异常带、重力异常带,同时也是地热异常较高的地区。这些典型的地球物理环境和构造环境是引发该断裂带地震活动的重要因素。(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该区域内的地震情况以及断裂展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距离断裂带7km以内的地震活动与断裂带的活动有关。与周围的断裂带活动程度相关系数相比,丽江-剑川断裂带不是该区域内的强活动断裂。(4)以7km为半径的叠加分析得到的了丽江-剑川断裂带地震活动分布情况表明,该断裂带中强震分布于断裂带的两端位置,中部地区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地表以下1-10km是丽江-剑川断裂带内地震活动的主要深度范围,且地震在10km附近成层性明显。3.0-3.9级有感地震呈现出从断裂带的东北段向西南段迁移,再由中部向东北段迁移的特点。该断裂带的历史地震活动存在3个活跃周期。对1996年丽江7.0级地震进行了7km为半径的缓冲区分析,进一步证明断裂带与地震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