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总结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的6954例孕产妇,其中确诊为产后出血的221个病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抽取未发生产后出血的221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等四十多个指标,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处理,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方法做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中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和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在研究期间本院的分娩总数为19723例,剖宫产率为35.26%,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18%。 1.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按百分比排序为: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占62.90%;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占18.55%;创伤所致产后出血,占14.93%;比例最少的是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占3.62%。 2.出血量与出血原因的关系:出血<1500ml以宫缩乏力为主要原因,出血量>2000ml时胎盘因素上升为主要原因,并且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宫缩乏力比例逐步下降,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比例逐步增加。4例出血量≥8000ml的恶性产后出血的原因都是凝血功能障碍。 3.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产妇年龄≥35岁、人流≥2次、早产、胎盘粘连及植入、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胎盘粘连及植入、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严重剖宫产产后出血(出血>1500ml)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胎盘粘连及植入是严重产后出血的风险因子。 4.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子宫及使用缩宫剂的有效率为29.86%;宫腔纱条填塞有效率为72.73%,B-lynch缝合有效率为85.71%。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7例,占3.17%; 5.产妇预后:失血性休克14例,占6.33%;输血率48.9%,转入中心ICU监护3例,占1.36%;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6.围产儿预后:随产后出血量的增加,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转科的比例逐渐升高。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围生儿病死率为0.79%。 结论: 1.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 2.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植入、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独立风险因子。胎盘粘连及植入是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风险因子。 3.术前准确评估和充分准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构建完善的抢救流程明显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对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