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肿瘤形成的关键是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普遍认为c-myc可以促细胞的增殖、永生化、转化,抑制细胞分化并介导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促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双相性。c-myc位于人染色体8q24,该蛋白羧基端有碱性螺旋-环-螺旋拉链区(basic-helix-loop-helix-zipper domain,bHLHZ),可与Max结合形成异二聚体,与特定的序列—例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内的E-box序列结合,从而促进hTERT的转录。 端粒是一种维持染色体稳定的特殊核蛋白,端粒酶能在端粒的末端加上(TTAGGG)来补偿DNA合成过程中端粒的渐进性丢失,延长细胞的寿命,在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端粒酶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有逆转录酶活性的hTERT。大量研究证实,hTERT是c-myc的靶基因,也就是说c-myc可以通过hTERT诱导细胞永生化。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发病率为63.2%,虽生长缓慢但呈局部浸润性破坏,常易复发,其端粒酶表达为阳性。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也有较大的复发倾向,但原因不清。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法对AB和OKC中c-mye 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探讨c-myc表达与AB和OKC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并在相同病例中将c-myc和hTERT mRNA表达进行比较,以探讨二者在AB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与方法 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1996-2001年存档蜡块,共收集AB54例(原发31例,复发19例,恶变4例),OKC16例、NOM7例。原位杂交所用cRNA探针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提供。结果判定:胞浆中出现紫蓝色颗粒为阳性着色,<10%计(-),10%-40%计(+),40%-70%计(++),≥70%计(+++)。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和Kendall秩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例NOM中1例弱阳性,阳性率14.3%。16例OKC中12例阳性(阳性率75%),主要在基底层或副基底层中表达。54例AB中44例阳性(阳性率81.5%),。一myc mRNA阳性表达主要在胞浆,以中度阳性和强阳性为主,位于牙源性上皮的外周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及中心星网状层细胞浆中,代表终末分化的角化退变样细胞及颗粒性变细胞为阴性或弱阳性。NOM、OKC和AB三组中c一myc mRNA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Z=巧.488,P<0·05)。 把AB按临床生物学行为分组,原发31例,阳性率为71%;复发19例,阳性率为94 .7%;恶变4例,阳性率为100%。从表达趋势看,复发、恶变组AB的e一mye mRNA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升高(xZ=16.912,p<0.05)。 此外我们把AB中c一myc mRNA的活性表达与其临床发生的年龄、性别、部位、单囊、多囊及组织病理学分型(滤泡型、丛状型)进行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 对AB中c一myc mRNA与hTERT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秩相关分析,得到Kendall相关系数r‘二0.434(P(0.01),说明二者表达中度正相关。讨论 多种肿瘤中均有。一myc过表达,且其过表达常伴随较差的预后。C-myc蛋白的特征性结构为梭基端的bHLHZ和氨基端的反式作用元件区。与Myc结合形成二聚体的Max还可结合其它几种bHll佗因子,形成My以Max/Mad转录调节网调节细胞增殖、转化和分化。 AB是来源于领骨的良性牙源性肿瘤,但治疗后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使很多学者认为其有局部恶性。我们的研究使用原位杂交检侧了54例AB,16例OKC和7例NoM中c一找俘C 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位于周边立方、柱状及中心星网状层细胞浆内。AB中c一劝叮c mRNA阳性表达位于外周层细胞及密集增生的星网状层细胞浆中,其表达与AB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0.05),但角化退变样细胞及颗粒性变细胞中缺失,说明同一肿瘤中细胞的分化不同,呈异质性分布,提示其可抑制细胞的分化。OKC中c一myc mRNA表达阳性,但主要局限于基底层,说明OKC的基底层有较高的增殖活性。统计结果显示NOM、OKC和AB三组间C一myc mRNA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 .05)。本实验结果显示。一myc表达与AB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和组织学分型、单囊、多囊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转移病例中。一myc表达均为阳性。AB的新生血管网丰富,分布形式多样,而且几乎所有阳性病例中的血管内皮均为c一myc表达阳性,说明。一myc对于促AB的血管形成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c一myc在不同细胞中表达不同,提示其在不同细胞中起不同作用一促增殖或介导凋亡。AB生物学行为和c一myc mRNA表达间的相关性,使其可作为评价AB预后的有效指标。有鉴于C一myc在细胞增殖和死亡中的重要作用,在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使用c一my。作为靶基因进行治疗是有益的发展方向。 端粒酶活性的限制因素hTERT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持续表达可使细胞永生化。做为第一个被发现的调节hTERT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c一myc可与Max形成二聚体,与被称为E一box的DNA序列结合。hTERT的启动子区有29个E一box,提示hTERT中的E一box是Myc/Max二聚体首选的靶位点,且Myc/Ma刀Mad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