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自从中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长城卡”以来,信用卡这一新兴概念逐渐融入百姓生活,驱动着人们形成前卫、现代化的消费观念。然而,反观国内发卡行,在信用卡这一领域却成果惨淡,只有极少数发卡行宣布获利。在信用卡对百姓影响如此深远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利用信用卡能带来等值的回报,一直是学者专家讨论的话题。 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信用卡盈利模式,以招商银行作为案例对象,运用杜邦分析体系、成本模型构建等分析手段,结合目前我国的制度以及社会特性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水平,并基此提出相关优化策略,努力实现商业银行与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本论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进行对比并使用信用卡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信用卡盈利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第二,招商银行作为极少数依靠信用卡盈利的商业银行,本文将通过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基于以上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信用卡行业的不同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国外和我国的不同的信用卡盈利模式。同时,结合我国有代表性的招商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具体实例,从信用卡盈利模式的收入和成本两个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模式,借鉴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盈利模式,改善信用卡收入结构,控制信用卡成本,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之后,本文认为:要增强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盈利能力,首先,商业银行信用卡要建立务实的盈利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其次,商业银行信用卡要建立难以模仿的盈利模式,实施差异化战略,通过确立自己的与众不同,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最后,商业银行信用卡要建立能够提供创新精神的盈利模式,这种创新的盈利模式,或者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或者能够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