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北省乡镇卫生院药品费用结构,分析其所使用药品的价格、数量及治疗替代作用对药品费用所产生的影响,为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湖北麻城、黄梅和长阳三个县,对各乡镇卫生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药品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药物、抗微生物药品种情况参照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4版《湖北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目录》和第17版《新编药物学》进行划分。将各省份前期公布的辅助药物名单依出现频次进行排序,选出现频次排名前十位药品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药物、抗微生物类药和辅助药物费用情况运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用排序比对辅助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值小于1,说明该药品价格高、使用频率低;比值大于1,说明该药品价格低、使用频率高。采用“A.M指数体系分析法”分别对抗微生物药、中成药和基本药物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3个月为一个时间段(T),T1-T4分别代表2015年5-7月、8-10月、11月-2016年1月、2016年2月-4月,T2、T3、T4均同T1相对比。“A.M指数体系分析法”从价格、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三个方面对药品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价格指数与药品价格、数量指数与药品使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治疗替代指数大于1则表明日均价格高的药品替代了日均价格低的药品。
  结果:
  1.通过对数据进行清理合并,最终共有20家乡镇卫生院纳入研究,其中麻城7家、黄梅8家、长阳5家。
  2.药品使用总体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湖北省3县20家乡镇卫生院药品使用总金额为12727.72万元,每家乡镇卫生院年均药品使用金额为636.39万元。
  3.基本药物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11540.99万元,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90.7%。其中国家目录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8310.87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65.3%;湖北省增补目录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3230.12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25.4%。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中有7种属于国家目录基本药物,3种属于湖北省增补目录基本药物。
  4.抗微生物药品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抗微生物药品总使用金额为3474.33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27.3%。就类别而言,头孢菌素类抗微生物药品使用金额为1415.88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40.8%。使用金额排前十位的抗微生物药品中,有5种属于头孢菌素类抗微生物药。就不同给药途径而言,注射途径使用金额为2364.79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68.1%;口服药使用金额为1085.61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31.2%。
  5.辅助类药物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10种辅助药物使用金额为550.59万元,占全部辅助药物使用金额比例为26.3%。用药频度排前三位的药依次为复方丹参滴丸、注射用血塞通和丹参注射液。通过计算排序比,发现排序比大于1的有4种药品,排序比等于1的药品有2种,排序比小于1的药品有4种,其中排序比最大为复方丹参滴丸(3.0),最小为注射用血栓通(0.3)。
  6.价格、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对药品费用的影响
  “A.M指数体系分析法”结果显示,抗微生物类药品数量增长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T2的1.02下降为T4的0.85;抗微生物类药品在T2、T3、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1、1.03和1.03;抗微生物类药品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1.01、1.11和1.08。中成药数量增长指数由T2的1.15增长为T3的1.28,而后下降为T4的0.79;中成药在T2、T3和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0.96、0.94和0.93;中成药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0.98、1.08和1.40。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数量增长指数分别为1.32、1.44和1.05;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0、1.02和1.01;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0.78、0.80和0.89。
  结论:
  (1)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占比高,可能存在临床滥用情况,应对临床合理使用予以重点关注。(2)辅助用药存在过度使用、用药过于集中现象。(3)使用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是药品费用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是保障航班运行的底线。民航J省空管分局(以下简称为J局)作为维护空中交通正常运行的一线单位,对其内部人员的管理工作亟待突破人员绩效理念薄弱、绩效制度缺乏规范性和绩效结果应用不全面等短板,以进一步促进空管的长治久安。本文以J局中层干部群体为例,深入探究该局目前中层干部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困境,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寻求可行解决途径,提出针对解决J局中层
学位
近年来,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己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这不仅是国家层面机构改革趋势引导的结果,更是公共部门自身对加强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传统六大模块中的核心,在应用于公共部门时,不仅可以提高其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机制;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约束公共部门行为,推动公共部门改革,最终重塑我国公共事业部门的形象。J空管分局作为华东空管局的优秀下属单位之一,其员工绩效管理机制的
学位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物品的主要方式,其本质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完善政策供给过程的关键,有利于弥补政府自身不足、提高政府政策供给质量、增强政府政策供给对公众需求的满足程度。但在实践中由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不够、制度供给不足、公民参与动力不足、参与环境不完善导致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公民、社会的
面对人口老龄化压力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环境日益复杂,政府“单一”治理模式日渐式微,由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成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趋势。养老服务是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那么如何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性,进而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当前学者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协同治
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使老龄事业面临沉重的挑战。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为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保障老年群体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我国一直以来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养老模式。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流行的是居家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能有效满足老年群体对于专业化养老服务与家庭成
随着治理理论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我国的治理实践也不断发展,在协商民主理论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协商治理模式。协商治理作为民主化的治理路径,它适应了我国治理创新的需要,为我国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是我国治理理论发展的新成果。然而,我国协商治理不管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西方治理话语还存在较大的依赖性,治理失灵也就难以避免。因此,必须构建当代中国协商治理话语体系,实现治理本土化。中国协商治理话
学位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重要的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要求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其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概况。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居民参与不足、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政府包办一切的社区发展路径,已逐渐不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为此,本文旨在
学位
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曾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分散的两种极差倾向,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鉴于此,迫切需要在全面系统认知国土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组织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国家和地区对国土开发的空间布局按客观规律进行必要的合理调控。  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选题、
学位
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
目的:了解我国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情况,分析影响医保基金风险的因素,为完善医疗保险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14省(自治区),84个市(州),258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数据为样本地区填报的2006~2016年新农合参合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基金结余等医保运行数据,补充数据如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人口数等从统计年鉴获取;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