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北省乡镇卫生院药品费用结构,分析其所使用药品的价格、数量及治疗替代作用对药品费用所产生的影响,为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湖北麻城、黄梅和长阳三个县,对各乡镇卫生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药品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药物、抗微生物药品种情况参照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4版《湖北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目录》和第17版《新编药物学》进行划分。将各省份前期公布的辅助药物名单依出现频次进行排序,选出现频次排名前十位药品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药物、抗微生物类药和辅助药物费用情况运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用排序比对辅助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值小于1,说明该药品价格高、使用频率低;比值大于1,说明该药品价格低、使用频率高。采用“A.M指数体系分析法”分别对抗微生物药、中成药和基本药物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3个月为一个时间段(T),T1-T4分别代表2015年5-7月、8-10月、11月-2016年1月、2016年2月-4月,T2、T3、T4均同T1相对比。“A.M指数体系分析法”从价格、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三个方面对药品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价格指数与药品价格、数量指数与药品使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治疗替代指数大于1则表明日均价格高的药品替代了日均价格低的药品。
结果:
1.通过对数据进行清理合并,最终共有20家乡镇卫生院纳入研究,其中麻城7家、黄梅8家、长阳5家。
2.药品使用总体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湖北省3县20家乡镇卫生院药品使用总金额为12727.72万元,每家乡镇卫生院年均药品使用金额为636.39万元。
3.基本药物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11540.99万元,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90.7%。其中国家目录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8310.87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65.3%;湖北省增补目录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3230.12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25.4%。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中有7种属于国家目录基本药物,3种属于湖北省增补目录基本药物。
4.抗微生物药品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抗微生物药品总使用金额为3474.33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27.3%。就类别而言,头孢菌素类抗微生物药品使用金额为1415.88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40.8%。使用金额排前十位的抗微生物药品中,有5种属于头孢菌素类抗微生物药。就不同给药途径而言,注射途径使用金额为2364.79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68.1%;口服药使用金额为1085.61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31.2%。
5.辅助类药物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10种辅助药物使用金额为550.59万元,占全部辅助药物使用金额比例为26.3%。用药频度排前三位的药依次为复方丹参滴丸、注射用血塞通和丹参注射液。通过计算排序比,发现排序比大于1的有4种药品,排序比等于1的药品有2种,排序比小于1的药品有4种,其中排序比最大为复方丹参滴丸(3.0),最小为注射用血栓通(0.3)。
6.价格、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对药品费用的影响
“A.M指数体系分析法”结果显示,抗微生物类药品数量增长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T2的1.02下降为T4的0.85;抗微生物类药品在T2、T3、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1、1.03和1.03;抗微生物类药品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1.01、1.11和1.08。中成药数量增长指数由T2的1.15增长为T3的1.28,而后下降为T4的0.79;中成药在T2、T3和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0.96、0.94和0.93;中成药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0.98、1.08和1.40。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数量增长指数分别为1.32、1.44和1.05;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0、1.02和1.01;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0.78、0.80和0.89。
结论:
(1)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占比高,可能存在临床滥用情况,应对临床合理使用予以重点关注。(2)辅助用药存在过度使用、用药过于集中现象。(3)使用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是药品费用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湖北麻城、黄梅和长阳三个县,对各乡镇卫生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药品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药物、抗微生物药品种情况参照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4版《湖北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目录》和第17版《新编药物学》进行划分。将各省份前期公布的辅助药物名单依出现频次进行排序,选出现频次排名前十位药品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药物、抗微生物类药和辅助药物费用情况运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用排序比对辅助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值小于1,说明该药品价格高、使用频率低;比值大于1,说明该药品价格低、使用频率高。采用“A.M指数体系分析法”分别对抗微生物药、中成药和基本药物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3个月为一个时间段(T),T1-T4分别代表2015年5-7月、8-10月、11月-2016年1月、2016年2月-4月,T2、T3、T4均同T1相对比。“A.M指数体系分析法”从价格、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三个方面对药品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价格指数与药品价格、数量指数与药品使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治疗替代指数大于1则表明日均价格高的药品替代了日均价格低的药品。
结果:
1.通过对数据进行清理合并,最终共有20家乡镇卫生院纳入研究,其中麻城7家、黄梅8家、长阳5家。
2.药品使用总体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湖北省3县20家乡镇卫生院药品使用总金额为12727.72万元,每家乡镇卫生院年均药品使用金额为636.39万元。
3.基本药物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11540.99万元,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90.7%。其中国家目录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8310.87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65.3%;湖北省增补目录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为3230.12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25.4%。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中有7种属于国家目录基本药物,3种属于湖北省增补目录基本药物。
4.抗微生物药品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抗微生物药品总使用金额为3474.33万元,占药品总使用金额比例为27.3%。就类别而言,头孢菌素类抗微生物药品使用金额为1415.88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40.8%。使用金额排前十位的抗微生物药品中,有5种属于头孢菌素类抗微生物药。就不同给药途径而言,注射途径使用金额为2364.79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68.1%;口服药使用金额为1085.61万元,占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比例为31.2%。
5.辅助类药物使用情况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上述乡镇卫生院10种辅助药物使用金额为550.59万元,占全部辅助药物使用金额比例为26.3%。用药频度排前三位的药依次为复方丹参滴丸、注射用血塞通和丹参注射液。通过计算排序比,发现排序比大于1的有4种药品,排序比等于1的药品有2种,排序比小于1的药品有4种,其中排序比最大为复方丹参滴丸(3.0),最小为注射用血栓通(0.3)。
6.价格、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对药品费用的影响
“A.M指数体系分析法”结果显示,抗微生物类药品数量增长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T2的1.02下降为T4的0.85;抗微生物类药品在T2、T3、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1、1.03和1.03;抗微生物类药品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1.01、1.11和1.08。中成药数量增长指数由T2的1.15增长为T3的1.28,而后下降为T4的0.79;中成药在T2、T3和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0.96、0.94和0.93;中成药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0.98、1.08和1.40。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数量增长指数分别为1.32、1.44和1.05;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00、1.02和1.01;基本药物在T2、T3和T4的替代作用指数分别为0.78、0.80和0.89。
结论:
(1)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占比高,可能存在临床滥用情况,应对临床合理使用予以重点关注。(2)辅助用药存在过度使用、用药过于集中现象。(3)使用数量和治疗替代作用是药品费用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