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传递原理的开采沉陷时空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er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会引起或诱发煤矿区地面沉陷、塌陷和山地开裂等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危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给当地人民群众及矿区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开采沉陷的预测,不仅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同时对于后期矿区环境的恢复与整治也非常需要。目前地表移动预计的方法较多,但由于对开采沉陷机理及地表变形破坏的认识、参数取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预计结果与实际仍有较大误差。   本文通过分析受采动影响的上覆岩层的变形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基于分层传递原理,运用关键层理论及概率积分方法,尝试建立了一种空间上的地表下沉移动变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公式。之后结合Knothe时间函数,通过叠加原理,推导出了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的时空预计模型。并给出了该预计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对于有限开采条件下,在计算砌体梁断块长度时,通过引入初次来压步距与工作面长度的关系,增加了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结合陕西省大佛寺煤矿区进行实例验证,在计算过程中运用matlab 软件对形成的模型求解,得到的理论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的较好。与常规概率积分法的预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本模型预计下沉值最大相对误差为32.54%,相对误差平均为10.36%。采用概率积分法的预计下沉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9.90%,相对误差平均为41.14%。说明构建的模型是可行的,且效果要好于常规概率积分法预计结果。然后利用时空模型对大佛寺煤矿40301首采工作面推进490m、581m、672m、700m及停采后0.5a、1a、2a的下沉进行了预计分析,证明了构建的时空模型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建筑施工质量管控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成为质量管控的重中之重,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延长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寿命等方
铸造多晶硅因其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而超越单晶硅成为目前太阳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与直拉单晶硅相比,铸造多晶硅中含有更多杂质和缺陷,这些杂质和缺陷会显著降低硅片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功能和施工安装技术逐渐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机电安装质量管理在建筑行业成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同时,机电安装工程管理工作的是否科学对建
随着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生物材料的标记技术成为影响临床检测灵敏度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具有独特光学性能的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
本文在传统直接沉淀法的基础上,分别以醋酸铜和硝酸铁为铜源和铁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光合细菌培养液为分散剂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铜和氧化铁粉体,并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索了并得到了纳米氧化物制备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反应条件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土建工程的质量,制约了建筑单位的发展.其中,施工现场秩序混乱,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以及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本
高碱土金属离子含量的铁铬基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是一类新型的电子-离子混合导电型阴极材料,有希望应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本文研究Sm_(1-x)Sr_xFe_(0.7)Cr_(0.3)O_(3-δ)(x=0.5-0.7)体系的合成与制备工艺、结构、导电性能、热膨胀性能和阴极电化学性能,探讨A位离子平均半径的改变对该体系结构和各项性能的影响,分析Sm_(1-x)Sr_xFe
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应加以重视,认真落实国家的相关条例,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施工的安全,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工程测量就无处不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会有工程测量施工,因此,在合理运用工程测量技术的同时,还要寻求更方便、快捷、直接的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使建筑工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