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内表面化学镀铜的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u89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炭由于孔径小、孔深大,内部孔壁表面化学镀铜技术有待突破。本研究从改进操作条件和改变还原剂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并进行相应的电化学分析。本文选用基材是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并以石墨板为模拟基材探索化学镀铜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采用SEM、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四探针法、XRD、电化学工作站等进行了表征。化学镀铜中,镀液的流动方式直接决定泡沫炭内部孔壁的镀铜效果,直接置于镀液中反应泡沫炭内部基本无铜沉积;单向流动镀,沉铜量存在明显轴向梯度差异;双向流动镀,可以实现铜增量的均匀分布,且增重率在7.10%以上。双向流动镀中,孔壁的铜镀层颜色光亮,均匀致密,光滑平整,厚度超过5μm,且随分布变化很小;镀层纯度高;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得到均匀地改善,电导率从700S/cm增加至1774S/cm,压缩强度从0.70MPa增强至1.54MPa。从电化学角度分析了甲醛还原铜体系的可行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极化曲线法,讨论了甲醛、硫酸铜、EDTA二钠、酒石酸钾钠、2,2’-联吡啶的浓度和pH对阴阳两极半反应和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与镀铜实验结果一致。采用单因素法试验获得次磷酸钠还原铜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硫酸铜9.0g/L,次磷酸钠30g/L,柠檬酸钠20g/L,硫酸镍0.8g/L,亚铁氰化钾3.0mg/L,硼酸30g/L,pH为9,镀液温度为75℃。次磷酸钠还原铜体系的电化学分析,获得了与前述结果一致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其他文献
氨烷基膦酸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业、生命科学等领域。同时,它还是一类理想的缓蚀阻垢剂,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水处理中。 氨烷基膦酸的氮氧化物常被作为污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植物在种子萌发、侧根发育、茎生长、果实发育成熟、器官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中存在着各种乙烯应答反应
本研究对东太湖常见的五种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金鱼藻和轮叶黑藻)草粉的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粗蛋白为17.99%23.00%、粗脂肪为3.
  湿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重要的碳汇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的系统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评价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固碳能力,于20
会议
表面处理技术不仅是产品的美容术,也是许多产品的制造技术,产品性能的改良技术和最新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本论文主要通过化学镀、热处理和等离子体轰击三种表面处理技术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