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它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林业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总之,时代潮流已经把林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林业发展既面临着干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十分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认识和发展林业。林业科学类期刊论文是我国林业科学研究的风向标,集中展现了我国林业科学研究最新成果。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对1991~2010年20年来的林学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可摸清林业发展的脉路,了解林业发展的轨迹、动态、热点和重点。无疑,这对中国林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有俾益的。成果评估,特别是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估,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其中的重要评价指标,科研成果和著者分析是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研究队伍分布情况的有效办法。
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不同,本文以《中国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8年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并推出的《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等15种林业核心期刊为数掘源,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其1991~2010年的40266篇学术论文和17502位第一作者的机构分布和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队伍在地域分布和机构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况,研究者在地域分布上多集中于北京、浙江、黑龙江等林业强省或林业发展较快的直辖市和省,机构分布上多集中于高等院校。
运用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进行计算,得到中国林业科学15种核心期刊的高产作者共有727人,高产单位49个。从排名前29位的高产作者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队伍的高产作者在机构分布和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与整个林业科学研究队伍相一致的分布状况,研究队伍正出现老龄化的趋势,研究热点趋向于森林培育、林水遗传育种、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木病虫害检疫及防治。针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在地域分布方面,应保证林业优势地区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林业发展落后地区的扶植。今后的林业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向应该加强对中青年学者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