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进行一切生活、生产等活动的场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扩大,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等不合理活动超越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这使得生态服务功能不断衰退,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并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生态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保障,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及存在问题,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本文以土地生态安全相关基础理论、评价与预测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扬州市的土地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了一套符合扬州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扬州市2001-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系统分析与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扬州市未来十年的土地生态发展水平进行预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农用地以耕地为主,林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比重小;水域资源较丰富;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分布接近。但土地污染现象较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且耕地质量下降;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增长迅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较低,且分布不均。(2)扬州市2001-2010年间的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形势较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处于较安全水平,但2001、2002以及2008年土地生态安全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具体而言,在研究期内,土地生态压力系统基本呈现稳定状态;状态系统与土地生态安全总态势趋势相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响应系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表明扬州市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响应力度高于带给土地的压力,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高。(3)在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以扬州市2001-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为背景值,分别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建立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态势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预测年限内若不出现大的变故,土地生态系统总的安全度将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土地生态压力逐渐增大,但土地生态响应也随之增加,状态系统比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