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土化作为当代台湾的主要趋势之一,在选举政治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于台湾社会还是国民党等政治力量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党作为台湾政治的主要力量之一,从蒋经国开始本土化进程,历经李登辉、连战的本土化改造,已经成为本土政党。但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当代台湾社会仍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本土化思潮。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不断以操弄省籍族群国家认同统独矛盾为主追求“台独”的“本土论述”,扭曲了台湾政治发展应有的正面意涵。马英九作为国民党新一代领导人,在2005年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主导了对国民党的改革,提出了“新本土论述”,试图改变被民进党扭曲的“本土”价值,重建自己和国民党的“本土”形象,通过选举和执政的实践,证明马英九的本土化论述对于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都产生了正面的效果。 当代台湾社会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二十年带来的民意变化,台湾选举政治的现实状况、国民党本土化历史以及马英九个人的政治理念是马英九主导的国民党本土化论述的重要背景。针对民迸党的狭隘本土论述,马英九以胜选为目标,在“本土”定义上排除族群统独争议内涵,从公共治理和政治进步的角度强调国民党更加连结台湾基层、服务台湾民众,尊重“民主”、包容、多元、创新的价值观等角度论述国民党的本土化内涵。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作为马英九本土论述的最高原则,在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上都呈现了与过去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气象。 但马英九主导的国民党本土化论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台湾社会存在的国家认同矛盾,重塑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将台湾政党政治导向良性的政党竞争愿望都因为在传统论述和“台独”价值观的干扰下呈现出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总体上,马英九主导的国民党本土化论述对国民党、台湾政治、两岸关系的发展都存在正面的累积因素,但从长远来看,论述的内涵必须更加的充实、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才更有可能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马英九主导下的国民党本土化论述值得外界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