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GDP已从1990年的1.8万亿增长至2014年的63.6万亿,增长了34倍。与此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据世界联合交易所(WFE)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5月底,中国A股股市总市值达到10.27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虽然,从指标总量来看,中国股市已位居于全球前列,但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和实际运行情况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国股票市场具有典型的政府色彩,制度尚未完善且行政干预较多,市场投机氛围浓重,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发展至今,仍不能有效地发挥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更不能体现经济发展中“晴雨表”的作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的股价指数,能准确地反映股票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列如美国的标准普尔指数,自推出已有近六十年历史,至今仍然是反映美国股市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的最主要的指数就是上证综指,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者都把上证综指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毫无疑问上证综指作为中国股市龙头指数的地位无法撼动。然而,在大盘股工行、农行、中行和“石化双雄”相继上市之后,一方面导致了上证综指的内部结构完全失衡,另一方面因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问题导致超级权重股存在较大的杠杆作用。虽然,证监会的意图是通过权重股利用其杠杆作用来调控市场,然而这些杠杆股也同样能被大资金所利用,成为其操纵市场获取暴利的工具。上证综指受权重股影响而存在的失真性和易被操纵等问题对证券市场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主要股票价格指数,研究上证综指存在的种种缺陷以及背后的原因,着重研究权重股对上证综指的影响,以及由此给股指期货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目的是为了指出上证综指已不适应当前我国股市的发展,应当尽快剔除。并且建议借鉴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采用编制更科学的成份指数作为中国股市的主导指数,使其发挥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作用,引导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加完善健康的未来。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论文的结构安排。指出上证综指的缺陷以及剔除上证综指采用成份指数的意义。第2章世界主要价格指数对比分析。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价格加权、总市值加权和流通市值加权三种加权方式,比较了三者的不同,指出流通市值加权相比总市值加权方式的优越性。接着,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国家代表性指数,指出成份指数是目前的主流指数。最后通过比较流通比例、杠杆倍数、权重集中度等方面的不同,指出上证综指与其他综指的显著不同,即存在较高的权重集中度。第3章权重股与上证综指历史走势分析。这一章选取了上证综指历史暴涨暴跌的六个时期,通过比较各时期内权重股与上证综指的走势,发现二者在时点和涨跌幅度上存在较大的吻合。这从走势上验证了权重股对上证综指的巨大影响。最后,从权重股的自身杠杆放大效应、中小盘的跟随效应和权重股之间的联动效应三个方面,来解释权重股对上证综指产生巨大影响的本质原因。第4章权重股和上证中小盘股对上证综指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从实证角度验证权重股对上证综指的影响。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最终结果显示:(1)从长期来看,上证综指、上证中小盘指数、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作为权重股对上证综指的影响比较明显,而上证中小盘指数的影响较小。(2)从短期来看,中国石油的短期波动对上证综指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其次是工商银行其影响为反向。第5章上证综指的缺陷分析。这一章主要从上证综指的失真性、抗操纵性弱、不能有效地反映股市和实体经济的真实运行情况、对股指期货的不利影响等方面阐述其存在的缺陷。(1)上证综指的失真主要是指数失真和市盈率失真,指数失真表现为虚涨虚跌,即“二八”现象。而市盈率失真是指通过每股收益分档计算,结果发现银行股低的市盈率拉低了上证总体市盈率,这扭曲了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市盈率已较高的事实。(2)从自由流通比例低和权重股换手率低,可以看出上证综指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全貌,而从GDP增长率与指数走势、银行指数与指数走势分析,可以看出上证综指的走势亦不能有效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3)通过分析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权重股与指数的走势,指出上证综指的存在使得股指期货存在较大风险:即大资金可以通过操纵权重股影响上证综指,进而影响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最终在股指期货上获取暴利。第6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前面5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上证综指实际的权重集中度高,易被操纵。(2)上证综指存在指数失真和市盈率失真,不能反映经济的真实运行情况。(3)上证综指的易操纵性,使得股指期货市场存在较大隐患。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1)采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主导指数,以上证180指数代表沪市。(2)完善期货交易制度管理,加强对权重股持仓的监控。本文的创新之处:(1)提出修正的权重集中度。若直接比较世界主要指数之间的权重集中度,会发现上证综指的权重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不能凸显出上证综指的缺陷之处。但是加入杠杆因素之后,可以发现上证综指修正的权重集中度远高于其他指数,这也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2)数据上的创新。本文采用一分钟收盘价作为样本,原因是市场对权重股的异动反映极其灵敏,因此采用更为高频的数据,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3)指出上证综指存在指数失真和市盈率失真。本文通过每股收益分档计算,得出因为银行股的低市盈率极大地拉低了上证整体市盈率,因此上交所公布的上证市盈率存在误导性,不能反映沪市的整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