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治疗方案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评价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 是指妇女患VVC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经真菌检查又显阳性或 1 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RVVC的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VVC的复发虽然对生命不构成威胁,但由于长期的外阴瘙痒、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及性生活,甚至造成婚姻关系的紧张,给妇女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此外花费钱财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探讨其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寻找影响其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是当前抗真菌感染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拟采用易启康和克霉唑栓进行联合治疗和单纯全身用药治疗RVVC,比较其近期和远期疗效,通过巩固治疗期间患者坚持治疗时间反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生存分析法的Cox模型来分析治疗疗程、性伴同治及问卷调查表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在治疗后RVVC复发的相关危险性。 第一部分 RWC治疗疗效评价的研究目的:通过给RVVC患者易启康和克霉唑栓治疗,来评价单纯易启康全身用药和两者联合用药疗效差异及探讨巩固治疗在RVVC中的作用;应用生存分析模型动态描述RVVC患者治愈和坚持治疗情况,探讨治疗时间对其疗效的影响,通过患者坚持治疗时间反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得出一个中位的治疗时间,为临床用药治疗时间提供参考。 方法: 1、随机选择2004年9月-2007年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入选对象均在18岁以上,近一年内至少发作过3次,此次镜检真菌阳性。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或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无抗真菌性药物过敏者1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革兰染色法检测阴道分泌物有无真菌。 2、治疗方法: ①局部治疗:克霉唑栓(广州何济公制药有限公司,0.15g) 150mg每晚一次,连续7天②全身治疗:易启康(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0.1g/片)0.1一天两次,连续7天。 3、114例患者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联合用药两个疗程后,将治愈的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观察组A和联合治疗组B。A组则不再用药,给予临床观察6个月;B组继续用原方案巩固用药6个月。另59例患者采用单纯全身用药治疗两疗程后,将治愈的患者作为C组继续巩固治疗6个月,三组均在治疗及观察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每次均于月经后复诊。其性伴侣有龟头炎和包皮过长,或者有自觉症状如瘙痒等不适者,建议其伴侣就诊皮肤科或泌尿外科检查,并同时给予口服易启康0.1一天两次连续7天。 4、统计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进行计数资料的x<2>检验,运用生存分析法中的Kaplan-Meier分析法绘制出患者治愈率和坚持治疗率曲线,得出复发和坚持治疗的中位时间,并对治愈率和坚持治疗率曲线进行Log-rank检验。 结果: 1、173例患者中114例行联合用药治疗,59例患者给予全身用药治疗,经过一疗程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有90例治愈,治愈率为78.95%(90/114),全身用药组有38例治愈,治愈率为64.41%(38/59),P<0.05,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疗程结束后,联合用药组有109例治愈,治愈率为95.61%(109/114),全身用药组有50例治愈,治愈率为84.75%(50/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B组在4月、6月、9月、12月的各时点的治愈率分别为93.47%、90.24%、77.78%、53.19%,C组为90.91%、71.11%、55.0%、30.95%,而A组为43.14%、29.17%、27.91%、10.0%。A组、B组、C组三组间分别在6月、9月、12月的治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4月与6月时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4月与6月时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在5月与6月时其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通过治愈率曲线图,得出A、B、C三组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是4.70月、10.63月和8.77月,三组间治愈率曲线进行Log-rank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B、C两组患者坚持治疗时间进行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采用Kaplan-Meier法得出B、C组中位坚持治疗时间分别为4.35月和4.30月。 结论: 1、易启康和克霉唑栓联合用药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易启康用药。 2、A、B、C三组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是4.70月、10.63月和8.77月。 3、患者坚持巩固治疗的时间为4月左右。 4、易启康和克霉唑栓联合用药巩固治疗4月与6月时的治愈率无差别,单纯易启康巩固治疗,其在5个月与6个月时的治愈率无差别。 第二部分影响RVVC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对影响RVVC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利用生存分析法的Cox模型探讨各因素影响治疗后RVVC复发的相对危险度,从而有助于临床实践中指导RVVC患者治疗和预防。 方法: 在入选的RvVC治疗的患者中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年龄、文化程度、阴道冲洗、治疗疗程等因素与治疗后RVVC复发的相关性,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用生存分析法中的Cox模型分析各因素影响治疗后RVVC复发的相对危险程度并绘制出Cox比例风险曲线图。 结果: 1、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行阴道冲洗、治疗疗程、性伴同治、有口交史、穿紧身内裤、使用抗生素、使用激素、有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家族史、有脚癣史与治疗后RVVC复发有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疗程(RR=0.557)、性伴同时治疗(RR=0.352)可降低治疗后RVVC复发的危险性,使用激素 (RR=3.802)、口交(RR=3.683)是影响治疗后RVVC复发的危险因素。 3、预后指数方程为PI=β<,0>+1.291X<,6>+1.335X<,9>-0.586X<,13>-1.044X<,15> 结论: 治疗疗程长、性伴同治可降低治疗后RVVC复发的危险性,使用激素、口交是影响治疗后RVVC复发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类型,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不一,主要与术前黄斑区是否受累及受累时间、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吸收程度、黄斑
目的:  NLK在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胆管癌及胶质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抑癌基因或促癌基因的重要作用,可能与肿瘤的来源及性质有关。  但N
目的:从写作角度出发,通过对畅销的医学科普图书《登上健康快车》、《让健康伴随着您》进行分析,总结洪昭光医学科普作品写作特点及模式,尝试护理学科普作品的写作,探索知识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和必经阶段,是影响慢性肝病的重要环节,因此肝纤维化的预防、治疗乃至逆转是阻断肝硬化的关键环节。肝纤维化也成为国内外学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经不同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