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lov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性工业文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但同时却又破坏了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就需要人们找到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及产业形态,以满足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那就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高效利用资源与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人类改变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的线性生产方式的新尝试。而以产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型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是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经济、环境与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地研究的热点及区域规划重点。同时,浙江也在前些年开始了工业生态的实践。本文围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的主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研究,构建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研究思路。论文通过阐述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系统工程理论、清洁生产理论;探讨生态工业园的构建思想、建设原则、步骤和方法,进而分析浙江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对策。最后以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工业园发展、评价、分析和优化为主线,利用SWOT分析法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利弊进行分析,应用效益分析法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状况做出合理评估并提出优化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不断实施,工程的负面效应日益显著,工程共同体作为工程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工程实践中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问题成为工程伦理
各大宗教都拥有成熟、完备、自足和独特的理论和信仰系统,不同的信仰-价值体系决定了宗教间的不可通约性。宗教经验的差异性与信仰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各大宗教的文化一价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