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 α-2b)作为一种内源性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增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本文对IFN α-2b粉雾剂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一种发挥全身疗效的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该蛋白质的稳定性、粉雾剂的分散性和IFN α-2b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5个部分: 1、家兔气管内滴入考察干扰素在肺部吸收情况: 干扰素经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以及气管内滴入三种途径给药,并且考察了气管内滴入时牛胆酸钠和柠檬酸等吸收促进剂对肺部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吸收促进剂的情况下干扰素从肺部吸收很少,与皮下注射相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远低于1%。柠檬酸和牛胆酸钠作为吸收促进剂将血清内干扰素浓度提高了30~50倍。尽管干扰素经肺部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很低,但是试验结果表明,干扰素经非注射给药途径吸收入血是可行的。 2、考察了干扰素在旋转蒸发干燥和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稳定性: (1)用旋转减压蒸发方法考察了缓冲体系、pH值、温度和添加剂对干扰素活性的影响。以柠檬酸—磷酸氢二钠为缓冲体系、调节pH值到7.0左右利于干扰素的稳定性。考察了多种添加剂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卡波谱93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20000cp)、赖氨酸、蛋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硫酸镁、卵磷脂、聚乙二醇-6000、吐温—20/80、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添加剂对干扰素在旋转减压蒸发过程中的稳定性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喷雾干燥过程中,雾化气体流量越小以及进口温度越低则干扰素的活性越是能够得到保护。HP-β-CD、SDS、赖氨酸、HPMC(20000cp)、卵磷脂和吐温80/20都能够将喷雾干燥过程中干扰素的活性保持在90%以上。 (3)加入各种活性保护剂后,喷雾干燥粉末多为内部中空的、规则的球体,堆密度在0.2到0.7 g/cm~3之间。但是各个处方所得颗粒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尽相同,以HPMC为保护剂制得的产品颗粒形状极不规则,表面有许多皱褶和深度凹坑。 (4)鉴于喷雾干燥粉末具有很强的吸湿性,筛选了一些抑湿剂。其中甘露醇、亮氨酸和氨基乙酸具有较好的抑制喷雾干燥粉末吸收水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