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儿童生活内容的比较研究——以当代教科书和民国时期教科书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语文教科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处于渐变过程中。每一次语文教科书内容的变化都在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最重要的?”和“什么是最值得教的?”。   而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和进行贴近儿童生活方面的教育,让孩子逐渐熟知自己周围的事和物,给予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为了儿童的生长和生活,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它的教学内容是要贴近儿童生活。   本文主要是针对当今使用广泛的三套教科书(即人教版、苏教版与北师大版)一年级教科书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现今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对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内容有所整合的一套书籍)进行比较研究。   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言、主体和结语。   绪言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前人对此的研究及其相关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等。   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各个版本教科书的基本情况的介绍,这中间包括编写背景、编写人员和编写理念的详述。   第二章是从环境角度和人与自然关系角度分类儿童生活,对教科书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第三章主要是基于第二章的比较分析,笔者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与教学提出建议。在编写上,文本要回归儿童生活,以儿童的视角出发,激发儿童兴趣。在教学上,建议在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上结合儿童生活,从而不断地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通过论述小学儿童心理特征和现今小学语文教科书出现的问题,重申小学语文要回归儿童生活,从而促进语文生活化教学。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作用,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
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甲醛和氨作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存在着严重的危害。监测人员对哈尔滨市110户装修住宅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和氨进行了测定,甲醛达标率为12.7%,超标率达到了87.3%;氨达标率为42.7%,超标率为57.3%。在哈尔滨市住宅室内甲醛和氨存在着严重的污染状况,人们对此应当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