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IT治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而作为企业IT治理最大投资项目的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在我国上市公司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本文探讨了在代理成本的作用下,企业ERP系统的实施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审计收费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贡献。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企业ERP系统的实施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企业实施ERP系统会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审计收费:一方面是直接作用,ERP系统对审计费用的直接作用有两种相互抗衡的力量,一种体现在通过减少审计工作量降低审计费用,一种体现在由于增加了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费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代理成本间接作用于审计费用,这一作用具体体现为ERP系统的实施会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接下来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实施ERP系统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ERP系统实施、代理成本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ERP系统实施前和实施当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扩大样本期间之后,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审计费用的积极影响作用凸显了出来,部分证实了企业ERP系统的实施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这一理论观点;第二,通过对样本的分年度统计,本文证实了我国企业ERP系统的实施确实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作用时间为ERP系统实施的三年后这一结论;第三,本文发现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在实施ERP系统后,会使得审计收费的降低趋势表现的更为显著,即上市公司代理冲突问题越小,实施ERP系统后审计收费的下降越明显。本文的研究基于ERP系统实施大背景之下,综合考虑了各种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对于传统的审计收费模型而言是一个延伸。同时通过大样本统计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结论,也为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今后的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