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在此背景下,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为已任的当代科普工作理所当然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与科普工作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大众传媒是科学普及的一个主要途径。为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大众传媒要承担科学技术普及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众传媒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业界激烈的竞争,大众传媒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分的通俗化导致低俗化,不择手段去争取受众,导致传媒自身公信力的伤害等等。尤其是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弱化,出现了科学信息传播不准确,一些反科学、伪科学信息在某些大众传媒上得以流传等问题,科普专版、专栏在一些大众传媒上逐渐消失。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大众传媒作为公民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主渠道之一,应该发挥应尽的作用。大众传媒的科普具有公益性特点,这是提升大众传媒社会形象的价值所在。大众传媒自身的商业性功能,决定大众传媒的科普有一定的商业性,这使科普的内容选择力求更趋新闻价值标准,更易于为受众接受,但也可能使传播出现有悖科学性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有助于提高传播的效果,有益于解决目前科普工作面临的资金难题。基于科普是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规律面前,构建大众传媒的科普能力需要切实有力的政策保障。根据公众自身发展对科普信息的需求,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必须遵循传播学的规律,实现传媒与受众的充分和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