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与精神文化建设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问题不仅是重要的思想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地将意识形态问题作为社会现实问题加以考察的人就是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哲学唯心主义认识论本质的彻底批判,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意识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意识形态的现实根基,并进一步分析了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明晰了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密切关联,破解了隐藏在意识形态外壳下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秘密,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而深刻的批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因此,面对着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现代性生存困境,置身于斑斓驳杂的意识形态氛围中的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构成。全文以引言作为开篇,通过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旨在阐明国内外学者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论视角与思想方法,并阐述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演进历程。首先,在哲学思想史上,追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然后,结合新世界观变革的实现历程,以经典原著为文本依据,系统地梳理该理论的发展脉络;最后,通过比较研究,澄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变革之处。第二章、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从认识论根源上,通过揭示“虚假观念”的现实基础,阐明意识形态的全部内容及发展均是以社会现实为根据;其次,从阶级社会根源上,通过揭示“统治阶级的思想”的阶级本质,阐明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表现;然后,从社会有机体基本结构出发,通过揭示“观念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中性地描述意识形态作为总体性意识形式体系的功能与内容;最后,从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出发,揭示其特有的“相对独立性”,阐明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能动地反作用于现实生活,因而对任何意识形态的批判,都要坚持辩证否定的态度。第三章、论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通过澄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与意义,彰显其当代价值: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元批判导向,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先行地澄明人类历史的批判理论,是实现新世界观变革的前提性去蔽;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还具有建构性旨趣,是解决现代性生存困境的根本指导,是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