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架是连接汽车车身和车轮之间传递力和力矩的总成[1],悬架设计开发由于其复杂性、特殊性,一直是整车研发过程中的难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路面力和力矩作用下车轮定位、轴距、轮距等悬架参数发生变化,悬架的运动参数变化会导致汽车操纵稳定性及汽车平顺性发生变化[1]。多连杆悬架由于导向杆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各导向杆件之间的运动相互影响,导向杆件之间传递力和力矩相互影响,但其设计自由度大,可以通过对后悬硬点的合理布置、以及对悬架K&C性能优化设计,使得杆件及连接衬套等设计元素平衡匹配,以保证汽车具备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本文对相关文献研究及工程开发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乘用车多连杆后悬架硬点布置及设计优化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某乘用车底盘开发,对该车型后悬硬点进行布置及拓扑关系分析,建立了UG/Motion运动仿真模型;2)基于ADAMS/Car模块,建立了悬架动力学模型,利用K&C试验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3)在研究K&C特性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基础上,基于Adams/Insight模块,研究了硬点坐标对K&C特性影响的敏感程度,找出影响K&C特性的关键因素,为目标优化提供基础;4)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该悬架硬点进行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操纵稳定性结果,为实车调校等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对悬架硬点布置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总结出悬架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流程和方法,对底盘开发及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