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肠道淋巴瘤是消化系统肿瘤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它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在既往的检查中容易被误诊、漏诊。而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分期决定着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如何准确将胃肠道淋巴瘤与其他类型肿瘤加以区分十分重要。18F-FDG PET-CT扫描问世以来,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的分子诊断、分期及治疗决策上具有明显优势。既往因为胃肠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PET-CT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针对胃肠道淋巴瘤这一特殊类型的胃肠道肿瘤18F-FDG PET-CT扫描究竟有何应用价值还不甚明确。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扫描在胃肠道淋巴瘤与其他类型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了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35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并且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胃肠道其他类型肿瘤患者40例,分别记录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病理类型以及其相应病灶(包括原发病灶、转移淋巴结及治疗后残余病灶)的SUV最大值,将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组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14.66±8.23,胃肠道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组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7.60±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0.05)。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SUVmax平均值为16.73±7.96,其他类型淋巴瘤患者的SUVmax平均值为7.61±4.42,两种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与胃肠道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37,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鉴别胃肠道淋巴瘤(尤其是大B细胞淋巴瘤)和其他类型肿瘤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以对后期治疗给出意义重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