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侣依恋是情侣间在心理上形成的安全感,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依恋倾向和情境中的依恋反应。已有研究表明,睾丸酮水平影响亲密关系的形成和稳定性,但目前的研究并未直接考察睾丸酮水平与情侣依恋倾向和伴侣关系互动中情侣依恋反应的关系。本研究考察了睾丸酮相关基因多态和睾丸酮水平与情侣依恋倾向和情侣依恋反应的关系。1情侣依恋倾向与睾丸酮相关基因多态和睾丸酮水平的关系。(1)情侣依恋倾向与睾丸酮相关基因多态的关系:招募532名恋爱个体,使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评定依恋倾向(焦虑/回避倾向),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α还原酶2基因(SRD5A2)的rs523349位点、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的rs700518位点以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基因(SHBG)的rs72742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考察情侣依恋倾向与这三个位点多态的关系。结果显示,SHBG基因的rs727428位点多态与焦虑倾向有关(p=0.036),AA基因型与较高的焦虑倾向有关(AA=3.79±0.07,AG=3.64±0.06,GG=3.55±0.09),但该位点多态与回避倾向无关(p=0.777);SRD5A2基因的rs523349位点和CYP19A1基因的rs700518位点多态均与焦虑倾向和回避倾向无显著相关(ps≥0.090)。(2)情侣依恋倾向与睾丸酮水平的关系:评定292名恋爱个体的情侣依恋倾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唾液中的睾丸酮水平,考察睾丸酮水平与情侣依恋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睾丸酮水平与焦虑倾向和回避倾向均无显著相关(ps≥0.320)。2情侣依恋反应与睾丸酮相关基因多态和睾丸酮水平的关系。(1)情侣依恋反应与睾丸酮基因多态的关系:基于112对伴侣冲突对话和关系恢复对话,第三方评定依恋反应(焦虑/回避反应),采用“人际依存效应”模型分析情侣依恋反应与睾丸酮相关基因多态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伴侣冲突对话情境中,SRD5A2的rs523349位点、CYP19A1的rs700518位点和SHBG的rs727428位点基因多态均与焦虑反应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379,“伴侣效应”:ps≥0.269),与回避反应也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708,“伴侣效应”:ps≥0.269);在关系恢复对话情境中,SRD5A2的rs523349位点、CYP19A1的rs700518位点和SHBG的rs727428位点基因多态均与焦虑反应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114,“伴侣效应”:ps≥0.208),同时与回避反应也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285,“伴侣效应”:ps≥0.263)。(2)情侣依恋反应与睾丸酮水平的关系:基于112对情侣冲突对话和关系恢复对话,测定冲突对话前后以及恢复对话前后的睾丸酮水平,分析情侣依恋反应与睾丸酮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伴侣冲突对话情境中,对话前和对话后睾丸酮水平与焦虑反应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237,“伴侣效应”:ps≥0.116),与回避反应也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461,“伴侣效应”:ps≥0.105);冲突对话前后睾丸酮水平变化与对话中的焦虑反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体效应”:p=0.045,“伴侣效应”:p=0.318),但与冲突对话中回避反应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0.119,“伴侣效应”:ps=0.089);在关系恢复对话情境中,冲突对话后、恢复对话后以及恢复前后睾丸酮水平变化,与焦虑反应均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066,“伴侣效应”:ps≥0.062),与回避反应也无显著相关(“个体效应”:ps≥0.094,“伴侣效应”:ps≥0.192)。结论:本研究发现,SHBG的多态性与依恋焦虑倾向有关,冲突前后睾丸酮水平变化与冲突中自身的依恋焦虑反应有关。该结果提示,睾丸酮相关基因参与依恋焦虑倾向的调节,睾丸酮水平参与伴侣冲突中的依恋焦虑反应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