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足石刻是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的石窟造像的总称,它是与安岳石窟于西南片区,少有的佛教、道教和儒家三派合一的造像群,其雕刻时间跨度大,始凿于公元七世纪魏晋南北朝起,到唐、宋时期到达鼎盛,至南宋慢慢结束。其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历来研究佛衣与僧衣者甚少,尤其是研究造像服饰者更少。详细的梳理国内外佛教造像服饰的研究,关于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研究难以询查,这对于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的研究定然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基于佛衣、造像、及纹饰的研究基础,借鉴历史学、民俗学和美学等学科的研究,再综合大足石刻实地考察,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剖析和整理大足石刻造像的服饰类别和特征。使此研究以新的视野和角度来展示大足石刻的风采和魅力,加深对大足石刻的认识和了解,引起对大足佛教造像服饰研究的重视。论文的结构以总—分的形式来阐述,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足石刻佛教题材较多的宝顶山和北山。第一部分全面介绍大足石刻形成的时期和背景,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渊源、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涵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宏观的角度来探寻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成因。第二部分则详细的整理和归类大足石刻佛造像的佛衣和僧衣,菩萨造像的衣、裳和裙等。尽可能全面的收集佛、菩萨、罗汉和供养人的服饰,天王金刚这类造像服饰未纳入其中。将佛衣的类别、形制和穿着方式以图文相证的方式的,罗列出来。最关键的是将不同时期的产生的服装中国化仔细用图文并存的方式展现出来。第三部分将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的服饰特征按照时代特征、主题特征、世俗特征等三个方面去阐述。以晚唐和南宋时期为主要雕刻时期,以佛教故事为主要雕刻题材,以民间文化渗入佛教造像服饰的特征一一阐明。第四部分,将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用实例图文分析的方式,将其形式美之轻松随性的自在之美、强烈对比的气势之美、工整精细的凝练之美、庄严宁静的肃穆之美和内涵美之雅逸之美、人性之美提炼出来。第五部分,对照安岳石窟的佛像佛衣,用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两个石窟同一时期的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款式上的差别和特征。第六部分,深入分析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价值,这些服饰的元素中哪一些可以与现代文化和产品相结合的地方,促使研究更具有生命力,使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研究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大足石刻造像题材丰富,且民俗化造像也非常的多,通过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研究,可以穿越千年的时光,看见人们对服装的穿着方式和审美情趣。大足石刻的佛教造像更是融合了人性、地域、朝代和佛性于一体的艺术精品,论文对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饰的阐释和解读,阐释的是精巧绝伦,解读的是璀璨历史,理解的是宗教文化,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他文献
虚拟现实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模拟与仿真、传感、显示等技术,在计算机中对真实的客观世界或并不存在的事物模拟出一个可交互的、虚幻的三维空间场景。在虚拟空间中
管线试压是检查管线严密性、强度及焊接性能的最后一道程序,尤其是化工生产装置,介质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因此管线试压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对于影
<正> 关于方药煎服法,早在《内经》即有所记载,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学术思想,对其作了系统全面的发挥,使之更趋完善。本文试对《伤寒论》方药煎服法及其意义加以阐
本文从油库选址、工程设计内容、HAZOP分析三方面阐述油库工程设计阶段安全管理要点,以HAZOP分析为重点,论述油库工程设计时HAZOP分析的程序、分析记录与报告。
为便于海上短波通信频率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实现短波通信频率的优选,设计了基于电子海图的短波频率辅助决策系统。系统以电子海图显示技术为支撑,短波频率数据为核心,结合
<正>这一两年来中国手机市场最热门的话题并不是谁或谁代言了什么手机,也不是哪家厂商亏损扩大又或是将股权卖出去,更不是国外品牌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高,真正引起市场所有目
道教音乐是我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崂山道教音乐具有的各种特色适应当前旅游者的需求,对道教音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促进崂山旅游的发展
<正>手部伸肌腱断裂修复后如何尽快恢复功能,始终是手外科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主张肌俢复后尽早在保护下功能锻炼,以减少粘连,提高康复水平。1987年以来,我
随着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成为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WiMAX技术以其传输距离远,接入速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iMAX物理层中支持多种编码方式,其中卷
<正> 琴歌《胡笳十八拍》所受到的殊遇,是没有一篇诗文作品所能相比的。从一九五九年起,几十名第一流的中国文史专家,对它的作者、时代、艺术成就,作了详尽讨论,后由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