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执行中的村庄政治研究——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H村财务状况的分析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政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当中比较关注的议题,尤其是政治社会学的一些学者对于农村政治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了农村干群关系、村民自治以及农村基层选举等方面。农村政治稳定作为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保证,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进程的全局。为了维护我国农村政治稳定的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我国党和政府制定了许多农村政策。但有些农业政策在执行后却达不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甚至产生了种种问题和矛盾,从而影响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   本文从农村基层政权如何具体落实国家各项农村政策入手,对其村级财务收支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探讨农村基层政权运行背后的逻辑和对策模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围绕农村基层政权在具体落实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农村政治的运行状况,即农村基层政权在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的同时又是如何将各项农村政策转变为自身的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以及农村基层政权治理农村的权威和合法性的。   本研究选取了村级财务收支资料作为研究农村政治运行的切入点,注重深入农村基层政权内部来解读农村政治运行的逻辑和规律。鉴于本研究所关注的农村政治运行问题,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首先介绍了所研究村庄的村庄政治运行的基本情况以及该村庄的基本的社会结构状况。其次,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资料情况之后,结合国家农村政策和治理理念的转变对该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再次,分别从国家对农村攫取和给予这两个不同的时期出发,具体分析农村基层政权是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最后,从对这些经验事实的分析中揭示出农村基层政权运行背后的逻辑和对策模式。   本文通过对村委会运行逻辑和对策模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村庄基层治理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乡镇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政权、以村委会为代表的村级公共治理组织、村民这三重权力分化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村治体制内精英和村民的矛盾和冲突就构成了三重权力互动的主要层面和主要环节。也就是说,不仅是由于村庄权力结构的外部因素,也不只是其内部因素,而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才构造了当前村庄治理的实际状况。因此,构建良性互动的村庄权力结构,才能在村庄治理中逐渐形成三重权力既相互制约又良性互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平台。
其他文献
人际信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一个社会中人际相处模式的集中体现。笔者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两处牧区调查点进行参与式观察,了解当地人在与各种不同人群互动中的信任实践,获取
回族传统文化认同,不仅展现了回族自身的凝聚力与自身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且对于回族文化的变迁、发展与传承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决定回族文化未来命运的思想基础。随着20世纪90
本研究通过对温州一个村落祠堂重建和祠堂戏剧仪式过程的描绘,探索祠堂和祠堂戏剧对村落社会整合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村落社会被现代性的城市化、工业化力量所主导,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