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相组成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低膨胀系数、抗摩擦磨损、中子吸收截面窄、高温热稳定性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性,有望以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形式应用在第四代核电反应堆中。然而,陶瓷材料的脆性导致其制备后再成型难度极大,使得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成为制备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主流工艺。其中先驱体衍生法制备碳化硅陶瓷基体材料中的相关机理还有待研究。本文在介绍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晶型转变规律及先驱体衍生法的基本方法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先驱体衍生法制备碳化硅陶瓷材料中,制备工艺与产品性能(尤其是相组成)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主要包括交联处理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于交联程度的影响,氢气中裂解处理气氛对于降低氧含量的效果,微波烧结对于相组成的影响,以及二氧化硅添加剂对于产品中过量碳含量以及相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如下所述:(1)交联工艺的改变及氢气的使用通过改变交联和裂解过程中的参数条件发现:交联时间的延长和交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样品交联程度的增加;交联过程中使用氩气气氛有利于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结晶;裂解过程中氢气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样品中的氧含量,并提升产品中β-SiC相的相对含量;为了尽量去除氧元素和尽量少产生杂质相,裂解温度以800℃为宜。(2)微波烧结技术的使用通过与传统加热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微波烧结技术更加有利于碳化硅的结晶,可以在相对更短的时间、相对更低的温度下制备出晶粒大小在15nm左右、β-SiC相含量高达99.5%的碳化硅陶瓷材料。(3)二氧化硅添加剂的使用通过对比不同含量二氧化硅添加剂的效果发现:二氧化硅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控制碳化硅陶瓷材料中的过量碳的含量,但是会稍微降低其中β-Si C相的相对含量;并且,随着二氧化硅添加量的增加,碳化硅陶瓷材料中的β-Si C相的相对含量有所上升,而且杂质更少。
其他文献
喹乙醇又称快充诺,倍育诺和喹酰胺醇等.能促进蛋白质同化,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尤其对防治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具有较好的
期刊
<正>一、我国钢铁工业大宗固体废物基本情况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能源、资源密集型工业。在钢铁生产中,每生产1吨粗钢约消耗0.7~0.8吨煤炭、1.5~1.65吨铁矿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等
眼底疾病种类繁多,如发病率较高的白内障、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诱因,危害十分严重。同时,眼底是人体唯一能够直接观察到血管的部位,眼底疾病
农村青年创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要求,也是农村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农村青年创业意愿和能力偏低,为此,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农村青年创业素质培育的
首先对近40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进程进行分析,运用CiteSpace提取每个时间切片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得出3个研究阶段:以整体保护为核心的制度建立阶段(1982—1994)、以旧城更新为背景的实践探索阶段(1994—2008)、以新旧共生为导向的理论发展阶段(2008—2019)。进而对名城研究特征进行疏理,从中发现国家层面的形势、政策对名城研究具有强有力的牵引作用,推进了名城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番茄大国栽培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现象,影响产量.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从1998~2000年对番茄移栽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出了显著的效果.
期刊
矿物元素是维持畜禽正常生长和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饲料中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机体正常发育,甚至引起缺乏症.在家畜中,猪最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