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方言是现代汉语官话大区(北方方言区)东北官话区哈(尔滨)阜(新)片肇(州)扶(余)小片中的一种重要的地方方言。东北官话区分为吉沈、哈阜、黑松三片,根据各片内部的差别,哈阜片又分为肇扶、长锦两个小片,而哈尔滨方言便是肇扶小片方言中的一种。哈尔滨方言作为东北方言的一支,有其独特魅力,但是它的变迁则更令人瞩目。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打破了哈尔滨以封闭的、传统的、保守的、分散性为特征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村落经济形态,并由此拉开了哈尔滨痛苦而又曲折的社会文明转型。在社会文明转型时期,哈尔滨地区的人口、社会环境、经济形态、政治文明,甚至社会文化都在时代洪流的淬炼中发生了变化。而语言,首当其冲,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哈尔滨方言变得独特而又珍贵,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对我们研究社会转型期对语言的各种影响,以及语言反作用于社会转型的力量有所启示。 本文在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范式下,对哈尔滨方言在这一特殊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的影响下其所发生的变化,分别研究哈尔滨方言在人口移民变迁、社会经济变迁、社会政治文化变迁是所产生的变化,逐步厘清了哈尔滨方言自产生以来的发展脉络,同时研究讨论哈尔滨方言的变迁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形态。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为哈尔滨社会文明变迁之时的哈尔滨方言研究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