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阳宽胸颗粒对气滞痰瘀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管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通阳宽胸颗粒的有效性及对血管新生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案。将纳入研究的气滞痰淤证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16例随机平分为2组,观察组58例予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通阳宽胸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对照组58例予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通阳宽胸颗粒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1包,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评分、硝酸甘油停减量、运动平板运动试验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基线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运动平板试验指标、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2.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4.5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心绞痛积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心绞痛积分有效率94.24%,对照组心绞痛积分总有效率74.5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平板运动试验时间及代谢当量: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板运动试验时间及代谢当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平板运动试验时间及代谢当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平板运动试验时间及代谢当量升高较对照组明显。6.血清VEGF: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7.安全性评价方面:试验中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治疗前后血常规、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生命体征等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通阳宽胸颗粒能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积分、硝酸甘油停减率、运动平板试验时间及代谢当量,通阳宽胸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通过对VEGF指标影响,存在促进冠状动脉血管新生可能,充分发挥了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