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进步的广东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政策已经出台,全国各地正在纷纷探索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基本路径。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广东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腾飞,就要大力发展各个区域的农村经济,实现广东各个区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的目标。因此,基于科技进步的广东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突破农村这一“瓶颈”提供了重要引导。 本研究从分析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广东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广东农村发展的主要困境以及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入手,总结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是解决广东区域农村问题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广东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五市的农村科技发展水平,将基于科技进步的广东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分为珠三角模式、东西两翼模式和山区五市模式。进而建立实践模式分析框架,从农村科技发展的条件与背景、农村科技政策体系、农村科技发展动力源泉、农民的基本情况、农村科技发展的组织保障五个方面考察比较三大区域的科技促农实践模式,论述了三大区域在农村科技发展和科技促农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进而从市场与政府在科技促农实践中的定位、从科技促农宏观政策及微观政策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从科技促农政策执行的监管机制三方面分析广东区域新农村建设科技促农发展缓慢的原因。 本研究针对广东不同区域农村在科技促农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省情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五市的当地实际,提出了从健全和落实农村科技政策、建立以市场及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科技发展动力体系、提高农民素质与收入、完善农村科技发展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的外来投资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外来投资企业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以及境内其他省区市的来沪投资企业。本文重点研究后者,即外地来沪投资企业。1981-2010年,外地来沪投资企业总数达到360557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2845.54亿
目的 研究柑橘黄酮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增殖和凋亡及作用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24h)、Mpp+组(2.5 mmol·L-1的Mpp+诱导
公共政策价值观是与公共管理活动相伴相生的。公共政策不论是在制定过程还是在执行过程都会涉及到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的价值选择问题,人们只有通过选择最适当的目标与最满意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问题的提出;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重点、难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标等三方面入手,阐述了目前我国林木采伐许可审批制度存在权力设租、寻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西洛他唑浓度.方法 用乙腈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以西洛他唑-d4为内标,色谱柱:ACE Excel 5 C18-AR(2.1 mm×50 mm,5μm)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炭工业。近年来,在煤炭战线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下,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