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IVIM-DWI评估射频消融治疗VX2肿瘤疗效目的:研究IVIM-DWI作为评估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疗效的潜在价值。方法:制备10只兔VX2肿瘤模型,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分别行CT和MRI检查,其中包括在3.0T磁共振上所行的16 b值的IVIM-DWI检查,b值变化范围为0-800 sec/mm2。分别计算和比较包括来源于IVIM-DWI, CT灌注,DCE-MRI的各参数在凝固坏死区、残存肿瘤区和正常对照区之间的差异。来源于IVIM-DWI的参数(F和D*)与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和毛细血管通透性PMB)或DCE-MRI参数(Ktrans, Ve, Ke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s相关分析。结果:与残存肿瘤区或未治疗的对照或正常区比较,在凝固坏死区,f和D*显著减低而D增加,在残存肿瘤区,IVIM-DWI计算的f值显著增加,f或D*与常规灌注加权成像所获得的灌注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VIM-DWI所计算的f,D,D*可能对RF治疗后即刻肿瘤疗效评估有价值,而与传统的基于DCE-MRI和CT灌注所测得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目的:离体水模实验和在体VX2肾肿瘤模型验证应用含纳米Fe203-碘油-明胶的新型栓塞材料改变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和吸波能力,提高微波精准消融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设计两腔室模型,其中内孔含有1.0%的纳米Fe203(直径约10nm),测定内孔含有纳米Fe203的部分及距离相近的明胶内(不含Fe203)处,距离MWA电极针约5mm处的温度-时间变化,以分析纳米Fe203的存在对MWA加热的温度-时间曲线的影响;采用双肾VX2肿瘤模型,通过经肾动脉灌注栓塞剂,并采用CT、MRI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方法评估含纳米Fe203的新型栓塞材料联合MWA治疗肾VX2肿瘤疗效,共联合治疗3只白兔(6只肾)。结果:体外实验提示存在纳米Fe203的区域MWA治疗温度显著增高,而明显区别于距离相近处明胶水模的温度,提示纳米Fe203的吸波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将MWA微波能转化为热能,并阻挡微波能量的透过;在体实验证实,单独应用含有纳米Fe203-碘油-明胶新型栓塞剂,能够有效消除肿瘤血供,MWA消融区内的纳米Fe203能够保存在原位血管内,未向肾实质内渗透,且MWA消融边界清晰,CT灌注能够证实肿瘤消融即可疗效,而MRI因局部存在明显的磁敏感伪影不宜用作肿瘤疗效的评价。结论:纳米Fe203能够提高MWA热疗效率,通过动脉内给纳米Fe2O3的栓塞剂能够提高MWA消融精准性。目的 碱金属作为一种有前景的热化学消融剂,可控释放是确保其安全使用的前提,本研究通过可渗透油包裹后的液态碱金属用于兔VX2肿瘤消融治疗。方法通过超声乳化制备不同比例的可渗透油包裹的钠钾合金(NaK),热效应通过Fluke Ti400热成像仪对NaK消融离体肌肉条温度变化进行评价。NaK-油混合物对VX2肿瘤的热化学消融治疗效果的评价是通过比较在治疗前、后10只兔VX2肿瘤模型CT灌注成像定量变化,并采用病理验证(台盼蓝染色及H.E.染色)评估。结果注射NaK-油混合物造成消融区温度显著增高,可渗透油有效控制了NaK与活组织中水分子的反应从而控制了热量的释放;CT灌注成像及其参数图提示NaK-油混合物能够对VX2肿瘤起到治疗作用;台盼蓝和H.E.染色均表明VX2肿瘤出现了部分坏死。结论:NaK-油混合物能够在体消融肿瘤组织,由于能够有效的控制对肿瘤组织的热消融和化学消融程度,采用液态碱金属消融治疗恶性肿瘤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