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为个案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西双版纳、丽江、迪庆三地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为个案,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论文基于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基本立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探讨和个案分析。 研究发现,当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存在如下困难:有的民俗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日益退出日常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有的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变迁;民族语言文字受到挑战;民族文化认同弱化;民间文学和工艺受到现代工艺的挑战;基础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等等。对此,研究者提出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应该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结合本地资源现状,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双语教育、民族艺术教育、社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民族文化的大众传媒式的宣传教育,也不只是民族传统的民俗教育,还应该包括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学校中的教育,只有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当代学校教育中,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才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格局。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以及教育家基于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长期探索和研究,“学习者中心”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也成了教育家们研究的热点。
语文审美教育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和关键点。随着美育地位的提升,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把语文美育与课堂教学和谐统一起来,并用语文美育来
研究主要在调查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入小学课堂拓展阅读教学,并探讨构建了不同目标导向的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研究采用
榜样本身既可能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技术而存在。在国家权力主导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社会中,国家选择社会成员中符合其意识形态、能体现其意图的社